在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后余村,64岁的村民余国民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将垃圾丢进家门口的分类垃圾桶里。在他看来,垃圾分类很简单,“就看会不会烂嘛,会烂的扔绿桶,不会烂的扔灰桶。”走在整洁的村道上,余国民看着湖中新荷亭立、路旁绿树成荫,很是惬意。 想起几年前脏乱差的村容,余国民恍如隔世。他说:“当时村民还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村前屋后垃圾胡乱堆放,路边臭水沟,牲畜到处跑。” 后余村的变化,正是浙江开展垃圾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2016年1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听取浙江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汇报,国家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认真学习借鉴金华经验。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十多年来,浙江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把普遍推行垃圾分类纳入“美丽浙江”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目前,我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4800个村庄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均在全国领先。 绿色革命剑指垃圾 面对“垃圾围城”这一世界性难题,浙江敢于亮剑。 “十二五”期间,我省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以8.5%左右的速度逐年增长,进入“十三五”,这一趋势仍在持续。垃圾量的增长直接给生态环境和城乡面貌带来巨大压力。 一场针对垃圾处理的“环境革命”,在浙江早已拉开序幕。2003年,省委作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决策部署,要求“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推动建立城乡联动的垃圾集中处理网络体系。 在浙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不仅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14年出台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把城乡垃圾处理列入重点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处理以及收、运、储网络和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处理,推进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切实优化“诗画江南”人居环境。 今年,浙江将垃圾分类确定为十大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研究制定推进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填埋场生态化改造,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 面向“十三五”,浙江更是承诺: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思想认识统一,顶层设计清晰,一任接着一任干,浙江把垃圾处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由点到面,实现普遍推广,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 目前,全省24080个村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3%。 政府推动全民参与 考虑到垃圾处理事关千家万户,且情况复杂、建设环节多、技术要求高,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周密制定方案,不断创新做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 2013年,浙江确定46个村为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在此前后,先后研究制定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项目实施指南、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村项目竣工验收指南、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年度检查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10多个政策文件,从实施步骤、资金扶持到督查考核,对垃圾分类处理作了详细、全面的规范和指导。 “要改变村民千百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并不容易。”龙游县贺田村老支书劳光荣这样感慨。他带领村民开展垃圾分类清理,设立垃圾收集点,确定责任人,创造性地给每人每月发放10个带有卫生责任区、户主代号编码的垃圾袋,将贺田村从过去的“垃圾村”打造成如今的“生态村”,创造了农村环境整治的“贺田模式”,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环境,各地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发轫于金华的农村垃圾“二次四分法”,被称为全国典范。 这一方法简单实用,先把垃圾分为“会烂”和“不会烂”——“会烂”的,送去村头玻璃房发酵堆肥;“不会烂”的再分一道,分为“可卖钱”和“不可卖钱”,“可卖钱”的回收处理,“不可卖钱”的进入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处理,有毒有害的进行特殊处理。余国民说:“现在,上自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五六岁的小孩,都知道怎么把不同的垃圾放进不同的垃圾桶。” 截至2016年底,我省各级财政每年投入25亿元资金,用于农村垃圾分类处置,配置农村垃圾中转站近3000个、垃圾车6.7万台,全省共有农村保洁员6万人。自试点推行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后,试点村每年减少垃圾40多万吨。此外,30%建制村通过机器快速成肥、太阳房沤肥、环保酵素等模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通过源头分类、资源回收、变废为宝,一整条垃圾分类处理链条日臻完善。 “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完善垃圾箱、垃圾房、保洁车、清运车、中转站等设施的配置,加强农村垃圾终端设施建设,淘汰一批自建的简易农村生活垃圾的填埋场或焚烧炉等处理设施。”省农办工作人员孔朝阳说。 观念转变乡村新貌 在桐庐农村,过去曾流传这样的俗语:“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外脏乱差。”而如今,当地村民说:“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室外开鲜花。” 在浙江城乡,垃圾分类处理最直接的影响,是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更深刻的变化还在发生——遍及城乡的环境整治,激发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对来之不易的良好生活环境,人们倍加珍惜,生产生活观念正在改变,生态文明意识正在觉醒。行走浙江乡村,人们不难发现,正是从垃圾分类开始,追求品质生活、争创文明和谐,成为不少村民的自觉行动,凝聚着民心,改变着村容,散发出“涟漪效应”。临安太阳镇开展“我家门前这一里”主题活动,通过党员带头、全民参与,让门前这一里“党旗飘起来,环境美起来,家风比起来,百姓笑起来”。锦南街道上畔村开展“靓村”行动,村民积极投身“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昔日的“迷宫村”成了街道的靓丽门户。 村美民富。垃圾分类处理改善了环境,宜人的环境又带动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古村落观光、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快速兴起,推进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今年“五一”,安吉上墅乡刘家塘村举办乡村动漫嘉年华,山湾湾蜗行农家乐里客人爆满翻桌不停。老板娘施菊英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开心地说:“人气都是乡村动漫嘉年华带来的。不是节假日,我这店里也有上千的客流量。”这个依山而卧的村落成功创建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有20多户村民将自家房子改建成了农庄,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村里先后建起了大塘岭绿岛广场、森博园慢生活主题公园、狮子石休闲旅游区等,形成了完整的村域大景区。 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垃圾分类,见证了浙江乡村的美丽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