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浙江的经济建设是一个奇迹,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个奇迹。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经验,对全国乃至世界不乏借鉴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经验沈满洪 新世纪以来,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发达国家以两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工业化,浙江仅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发达国家以短则三五十年、长则上百年的时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浙江则仅仅用了十多年时间。浙江的经济建设是一个奇迹,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个奇迹。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经验,对全国乃至世界不乏借鉴意义。 坚持“两山”重要思想,妥善处理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努力追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是鲜活的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组成内容。从“目的论”角度看,“两山”重要思想的追求目标就是作为中国梦组成部分的美丽中国;从“民生论”角度看,“两山”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关切;从“发展论”角度看,“两山”重要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石。“两山”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重要理论创新,浙江是自觉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先行示范区。这些年来大力推进的“两美”浙江建设,就是“两山”重要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思路决定出路,理论指导实践。在“两山”重要思想指导下,浙江不仅在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达到新高度,而且在现代化建设中已经越来越接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境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因此,要敬畏自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的人,因此,要尊重社会秩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认识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均存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联系,因此,要妥善处理好这个人和那个人、这群人与那群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科学的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向导。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思想指导下的正确行动。 坚持“抓铁有痕”实干作风,娴熟运用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成功传递生态文明建设“接力棒” 战略部署是行动向导,战术运用是实现手段。浙江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后实施了绿色浙江建设战略、生态省建设战略、生态浙江建设战略、“两美”浙江建设战略等重大战略。这些战略的演进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战略的深化是与时俱进的。十多年来,浙江省委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接连或同时打出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四边三化”“四换三名”“811行动计划”“特色小镇建设”等系列组合拳,以“抓铁有痕”的毅力狠抓落实,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业绩,生态文化日渐浓厚,生态经济日益繁荣,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老百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大幅度提升。以“拆治归”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从一开始的“要我做”到后来的“我要做”再到现在“要求做”,这充分展现了战略和战术的成功运用。而且,在真抓实干的过程中,浙江的干部越来越有精气神,越来越有金点子,越来越有战斗力,培养了一支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铁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始终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宗旨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观点,充分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环境一样是为了民生。这些年来,浙江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回应人民关切、顺应民生需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美化优化城乡人居环境,让人们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非是单一目标,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的统一。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容忍度越来越低;社会舆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环境问题的“燃点”越来越低。另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按照生态需求递增规律,人民群众对绿色审美、生态旅游、有机食品等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需求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这就是问题所在、压力所在,也是方向所在、动力所在。正是人民在追求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同时,也十分向往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优美环境,浙江省委才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并且努力付诸实施,并涌现出安吉县、桐庐县、开化县、遂昌县、仙居县、磐安县等诸多全县景区化打造的典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中已经显示出真理的光芒。 坚持生态经济化方向,努力将“生态资本”转变成“富民资本”,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优质的生态环境是生活质量的组成部分,劣质的生态环境必然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供自己享用,而且可以供他人享用,可以供其他经济主体有偿享用,从而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不能坐在绿水青山上没钱数”。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夯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基础;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浙江的生动实践。安吉县、宁海县等基本上做到了绿水青山的价值实现。开化县行走三天找不到一堆垃圾,村民说:“村口有垃圾,游客不上门。”勤劳聪明的浙江人民已经把天然氧吧、负氧离子、环境容量、生态景观等部分地转化成了绿色经济。随着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气候资源总量控制制度的日趋严格,附着在自然资源上的生态资源、碳汇资源等的货币化转化也将成为现实,届时绿水青山将成为老百姓的“绿色富矿”。 坚持城乡统筹理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在空间上的全面落地并各具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空间上落地。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特征是实现了美丽乡村、绿色城镇、生态城市建设的联动,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美。始于2003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的美丽乡村建设,为“美丽中国”的提出提供了实践基础。这些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开始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从“形态美”迈向“制度美”,逐渐形成美丽乡村升级版。 以生态文明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市创建等为载体的生态城市建设举措频频。湖州市、杭州市、丽水市、宁波市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衢州市、海盐县、仙居县、天台县、泰顺县、文成县等地成为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形成了一批生态文化美、生态经济美、生态环境美、生态人居美的先进典型,杭州市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生态文明之都”。基于绿色城镇建设的特色小镇建设,也形成了“一镇一产业、一镇一特色”的浙江风格。总体上看,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已经确立,而且已经形成了生态城市、绿色城镇、美丽乡村的差异化发展局面,走出了城市与城市、城镇与城镇、村落与村落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坚持齐抓共管方针,促进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协同格局,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公共物品、混合物品和私人物品“多品并存”的事务,依靠单一主体是不可能建成“两美”浙江的,必须多个主体齐抓共管、协同发力。 首先,党委、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政府是绿色制度、绿色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是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和生态保护正外部性的矫正者,是绿色产品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者。浙江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地肩负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甚至冲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线,党委书记往往担任区域治水最艰难最复杂河流的河长。 其次,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绿色生产还是黑色生产、循环经济还是线性经济、高碳发展还是低碳发展,决策主体是企业。浙江广大企业在激励性政策和约束性政策的引领下,越来越讲究绿色社会责任,越来越追求绿色产品红利。 再次,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作为消费者的公众,以货币购买商品实际上就是用货币投票。如果把货币选票投给绿色产品,那么,“黑色产品”就没有市场;如果把货币选票投给“黑色产品”,那么,绿色产品就会市场冷清。具有绿色意识的公众及绿色社团组织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三种力量”。 浙江省正是充分激发了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形成了全社会的合力,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充分激励人们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之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随着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气候资源稀缺性的加剧以及资源环境产权界定技术的进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成为可能。 由政府为主配置资源环境转向由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环境。浙江省是开市场化改革先河的省份,也是运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环境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这些年来,林权制度、水权制度、地权制度、排污权、碳权制度等产权制度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生态补偿、循环补助、低碳补贴等财税制度的运用范围日益广泛。 由自下而上的改革转向自上而下的改革。浙江省是最早实施生态补偿的省份、最早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的省份、最早开展水权交易的省份。近些年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并成为全国的典型样本。 由单一制度的创新转向制度体系的构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构建起了别无选择的强制性制度、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相结合的制度结构,尤其在“五水共治”中构建起了源头治水、过程治水、末端治水相结合的制度体系。 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浙江人民没有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供了浙江实践和浙江经验,并将继续创新绿色发展的浙江思路和浙江样本。 【作者为宁波大学校长、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