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官河的“复”与“兴”
发布时间:2017-04-25 09:53:58 星期二   

萧山衙前拆除萧绍运河沿岸企业宿舍。

 

此地曾舟行如梭。

82岁的汪小根在萧绍运河边住了一辈子,枕着水声入眠,听着涛声醒来。他常忆起60多年前,萧绍运河上“舳舻千里”的场景。“那时候水很清,官河就像是高速公路一样,交通发达。”

汪小根更习惯称萧绍运河为“官河”。这条千年古运河,是萧山的母亲河,哺育了两岸儿女。回澜桥上书于清代的一副桥联:“半市七桥足证东土人烟聚,一河六港汇使南流地利兴”,道出了昔日官河的繁华。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两岸人口的聚集,千年官河遭遇了水污染的痛楚。如今,萧山以治水为突破口,推动官河走上了一条复兴路。

变了颜色的水 伤了居民的心

眼见河水发黑发臭,汪小根心里难受又无奈。8年前,他把依河而设的北门封了起来。

30多年前,官河水质好,居民煮饭、洗菜都从河里舀水。“河里的鱼、虾看得清清楚楚。因为水环境好,建房子的时候,就在河边一侧开了道门。”然而让汪小根想不到的是,河水后来渐渐发黑发臭了,“味道难闻,而且蚊虫多,我干脆把门封起来。”

退休前,汪小根是东风造船厂的职工,经历了萧山造船业繁荣的年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晚上八九点钟,河面有很多船只,官河比街道还热闹。”

官河的繁荣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古代,凡到绍兴萧山为官、经商,都要从钱塘江上的西兴、渔浦等渡口过渡,在官河上坐船前往。相传,场面最为壮观的要数乾隆皇帝祭大禹陵,数十里巨舟御驾过官河,沿河住户张灯结彩。“老百姓认为这条河是朝廷的,所以民间称它为‘官河’。”萧山区地方志办公室方志科科长汪志华说。

官河促进了两岸商业的繁荣。明末清初,商号已充塞官河两岸,形成了五里商业长街。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衙前老街就是那时建起来的,“那时候就是码头,后来形成了集镇。”85岁的倪柏林从出生一直住在老街,如今,老街和他一样都已进入暮年。

“年轻人不愿意住这里。房子老,没有截污纳管,生活污水有些直排到官河里,环境也不好。”倪柏林边说边摇头。

上世纪90年代,随着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的发展,官河的交通功能日渐衰退,众多如东风造船厂一样的造船企业相继倒闭,取而代之的是印染、纺织等污染产业的勃兴,官河的水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变颜色。

“民营企业迅速发展,两岸密密麻麻都是企业,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的好几倍,官河的环境承载力超负荷了,河水变得又臭又脏。”据衙前镇党委书记俞沈江介绍,根据今年1月的水质检测报告,官河有30条支流,其中28条是劣V类。

拆违剿劣深入人心

封住的门重新打开

杭州有2个省控劣V类断面,其中一个就在萧绍运河萧山出口,也就是衙前段。省控断面一般设在重要河道的重要节点,好比人体主动脉上的重要部位,每个断面下还连着多条水体。因此,省控断面相当于治水的“牛鼻子”。

四翔村的邱氏布业在衙前办厂已有24年,这次企业靠近萧绍运河河岸的一栋厂房被列入应拆范围,总面积约600平方米。老板老邱非常支持,“治水是好事,我们不能再破坏环境了。”

官河沿岸15米以内的违建都要拆,这是今年萧山区为了剿劣实施的重磅措施。为何这样做?萧山区曾做过监测,河水中总磷和高锰酸盐的指标都是达标的,只有氨氮超标。“氨氮超标意味着生活污水超标排放了。”萧山区剿劣办专职副主任於东明说。

早在2000年,萧山就开始对工业企业截污纳管,衙前镇现在已实现全镇工业污水处置全覆盖,但沿河企业的生活污水仍然直排河道。

萧绍运河长约21公里,两岸聚集了约60万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外来人口,这里的GDP约占萧山的三分之一。“有些企业喜欢贴着河根子建造员工宿舍、厨房和厕所,排生活水方便呀。”於东明说,现在他们沿河腾出15米的空间以拆代截,可以从源头上杜绝生活污水入河,同时配建游步道,让河道两岸变成景观带。

拆违只是第一步,萧山区为官河量身定做了剿劣“良方”——“三清一配”,即清违建、清淤泥、清排放口和配清水。

古语云:污泥不除,浊水难清。萧山区把清淤作为水体修复的一项重点工程,截至今年4月21日,共清出淤泥111万立方米。

污染在河里,根子在岸上。对于违规排污口、雨污合流口,萧山发现一处、封堵一处。

汪小根就亲眼看到工人们在他家北门的这段河堤上忙活。“这些沿河的花坛底下都是排水口,工人把排水口堵住,将污水截流引到污水厂去。”眼见着河水一天比一天清澈,河边还铺设了游步道、建起了亭台楼阁,汪小根打心眼里高兴。

去年,汪小根家把北门重新打开。“水质最差的时候终于过去了。”

最新检测结果显示,萧绍运河萧山出口的断面水质,已连续8个月达到V类水。

启动官河综保工程

再还一个运河水乡

萧山区新塘街道和平桥头,静静竖立着的“京杭大运河”界碑,诉说着作为京杭大运河衍生段——官河厚重的历史。漫长岁月里,官河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碎片和记忆,古纤道、石桥、亭、寺等都是传达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与修复历史,也是官河水系治理的重要内容。

萧山区曾多次组织学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管理开发的经验做法。“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今天,就是官河的明天。”萧山区副区长方军说,在劣Ⅴ类水剿灭后,经过综合整治,运河及纤道将不再是“藏在深闺人不知”,必将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让市民共享官河的美景古韵。

“运河水乡”,这是萧山区对官河规划的定位。萧山计划投资30亿元,通过两三年时间实施官河综合保护工程,通过水环境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引进高端制造业、信息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去年开始,萧山区通过全线调查,已在一些历史文化古迹上设置了相关标志碑。比如新塘和平桥纤道、衙前村纤道处设置了纤道的国家级保护单位标志碑,以免因不知情而造成破坏。“没有风助航的时候,船只要在官河上通航,需要人工拉纤,所以官河全线都有古纤道的。”於东明说。

但由于淤泥挤压,或人为填埋,古纤道大多已变形破损,目前,仅在官河和平桥段有150米的古纤道保存完整。作为运河航运的重要辅助设施,古纤道见证了官河上千年的航运方式。萧山正打算恢复古纤道,恢复其原有景观风貌。

据悉,官河沿岸的古海塘文化公园、张夏行宫、化纤纺织陈列馆、老东岳庙、衙前老街等10余处景点根据规划设计,有望串联呈现,构筑一条“古运河旅游休闲带”。

如今,“古运河休闲带”的凤凰村段正积极打造“美丽凤凰”样板,白墙黑瓦、镂空窗户、挑檐飞角、木质大门成了这里的“标配”。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与官河对岸的东岳庙旧址、江啸堂历史博物馆等遥相呼应,官河两岸的“古镇氛围”越来越浓。

治水,治出了古镇新韵,千年古官河的复兴路让人满怀期待。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万光政 汪玲 驻萧山记者 郭燕 郑丽华   编辑:程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