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市各地剿灭劣Ⅴ类水成绩斐然,百姓有目共睹。
治水不易,巩固更难。要做到治好的污水不反弹,还有许多深度文章要做。
第一,是加强中水回用,做好节水文章。因为抓节水,是保证治水成果的利器,也是“五水共治”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际上解决治污、节水两大难题较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中水回用,也就是将污水经集流再生处理为中水后,充当地面清洁、绿化、洗车、冲马桶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以避免“农夫山泉”冲马桶式(目前只在淳安建德一带,等到“千岛湖引水工程”竣工,就变成杭州主城区人民的“福利”了)的浪费。除一些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回用工程,杭州也有一些企业、个别小区采用了中水回用,但却因在需要多铺设一套中水管道,双供水系统相应地增加了短期成本,而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就拿杭州来说,把统计,全市2016年末常住人口超过九百万,生活用水总量近11亿吨,相当于生产用水总量的一半。这11亿吨水,除了饮用,也冲了马桶。
因此,建议杭州能重在长效,重在长远,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统筹安排,上下一盘棋,将中水回用管道铺设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管线建设、“五水共治”紧密结合起来,逐步让中水系统能成为新老住宅小区,新旧创业(产业、工业)园、企业及新农村(农家乐)、特色小镇建设的标配,逐步向全市推广,就可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水资源循环应用,从根本上减少水污染,治好的污水不回潮便有了重要保障。这也是杭州由内而外的国际范。
当然,由于牵涉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各方协调,所以城市系统化的中水回用难度非常大,但西方发达国家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越提前主动做,成本越低;越被动往后拖,投入越大。期待政府能像剿灭劣Ⅴ类水那样,出台政策,专家规划,部门协办,百姓参与,抓好中水回用等这些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节水工作。
第二,力推绿色生活新理念,硬性地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等,以垃圾减量来确保河道清洁,河水清澈。
随着“五水共治”中对企业污染的重拳出击,企业纷纷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相形之下,生活污染触目惊心。由于传统经济粗放式发展等原因,民众普遍缺少环保意识,生活好了,垃圾数量也呈几何级猛增,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甚至成了一种“时尚”。一些地方溪流江河的水污染,便源自居民向河道倾倒的生活垃圾,而杭州随着人口激增面临着垃圾围城的窘境。许多地方在新建大型垃圾场来处理骤增的生活垃圾时,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当地公众的强烈抵制,甚至被迫搁置。
因此,政府应借劣V类水剿灭战全民总动员的东风,同步强力推进绿色生活新理念,知道更要做到,越早越好,越晚越难,如通过出台法规,及将“光盘”、“禁塑”、“绿色出行”等观念纳入幼儿园、大中小学各级教育,硬性地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以实现垃圾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资源循环再生利用(recycle)的环保3R原则。这既杜绝了河道垃圾,保障“治好的污水不回潮”,也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节俭主义的绿色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