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汽车 | 图库 | 宽频 | 娱乐 | 旅游 | 数码 | 金融 | 体育 | 家居 | 公交 | 时尚休闲 | 消费头条 | 新闻 | 论坛

导读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当前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杭网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系列评论>
评论: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是确保实现绿色生态的底线
2017-06-06 21:33    杭州网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以及绿色发展的各种要求、硬性规定和所取得的成果可谓琳琅满目、有目共睹。之所以把绿色生态提高到如此的高度,不仅是社会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色生态环境绝不是靠一朝一日的数字就能堆砌出来的,也不可能是凭借着形象工程“摆”出来,需要长期的、一代代人的努力和长期不懈坚持,才能保持的成果。今年世界环境日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对外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宁夏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其中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3.2%,同比增加3天。大数据时代,环境空气比去年同期增加几天都能够如此一目了然,更进一步说明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做不了假,完全暴露在人们的眼睛和鼻子底下。哪个地方的空气质量好不好,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基本就能够弄清楚个大概。至于哪个地方的领导抓生态、抓环保,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贯彻到位,同样也会不可避免地在百姓的眼睛和鼻子下“昭然若揭”。

    既然如此,为何我们身边还总会屡屡出现以牺牲绿色环境为代价而发展经济的行为呢?这是因为,除了扭曲的地方政绩观作祟外,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确实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矛盾的焦点无一例外地聚焦在如何看待吃饭与经济发展的问题。绿色生态,一般很少能直接产生社会价值,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吃饭和就业问题。但是,置绿色生态而不顾,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不仅会遭受到绿色生态的无情惩罚,最终也会被有关部门问责,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的结局。

    那么,如何既坚持好绿色生态的底线,又能保持一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觉得,完善保障机制是确保绿色生态的底线。对于那些绿色生态已经很脆弱的地区,国家要出台强硬的政策,限期治理;对于绿色生态好、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要在这些地方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对劳动密集型、没有污染的企业进驻在税收等方面给予精准有效的扶持;更不要总拿“市场经济”平等竞争的所谓“理由”,削弱对欠发达地区实实在在的政策扶持力度。其次,对于绿色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国家和有关部门必须采取必要的关、停机制,并配套以巨额的经济处罚,使保持绿色生态成为强有力的一项惠民政策;再者,对于绿色生态发展较好的地区,国家和有关部门要适当地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对于企业进驻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地方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政策保障机制的关键还在于“含金量”和“执行力度”,二者不可偏废。如果没有政策保障机制的保驾护航,将很难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确实是一道摆在地方领导面前需要认真思考,切实贯彻的难题,同时也是实现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都能够“齐头并进”的唯一选择和最终目标。(央广评论员郭长江)


来源:央广网    作者:郭长江    编辑:周夏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