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湍口镇湍泉街上的农贸市场开工动建。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废旧的“僵尸”厂房。一片衰败的模样,因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镇政府彻底关停了这家占地1600平方米的小木加工厂,并通过拆后土地再利用,重新规划新建三星级的农贸市场,这将一改过去集镇马路市场的乱象。
像这样的低效小企业,在全市各镇街还有很多,今年,我市以小城镇“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为平台,通过从严对标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和整治“四违”“四不达标”企业(作坊)、治理低效企业,通过加快合作转移,加快企业入园集聚等手段,真正实现“腾笼换鸟”、“机器换人”。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低小散”块状行业问题企业情况,促进整治提升工作,市镇治办、市“三改一拆”办和市淘汰办联合对全市“低小散”块状行业问题企业,进行点对点的摸底调查,共查出“四无企业”(作坊)186家,其中无证无照企业(作坊)108家,无安全保障企业(作坊)64家,无合法场所企业(作坊)35家,无环保措施企业(作坊)172家。
目前,我市已上报省市级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作坊)23家,盘活用地300亩。相关部门也正在制定整治目标和方案;各镇街已开展违法建筑企业拆违、砖瓦厂和石材企业等块状行业关停或拆除等工作。
此外,借助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我市也在积极开展关停淘汰烧结墙材轮窑工艺专项行动。目前,全市14家有轮窑工艺的烧结墙材企业需要拆除关停,按照“属地负责、部门联动、多措并举”等原则,明确了轮窑拆除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确保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按要求完成拆除工作。现已有临天砖瓦二厂等5家企业完成轮窑窑体拆除关停,涉及面积近7.1万平方米。
接下去,根据省、杭州市关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我市以加快块状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化“腾笼换鸟”、“机器换人”和“两化融合”,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坚决关停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作坊),力争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每年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20家以上,整治和淘汰“低小散”问题企业(作坊)50家以上,新改扩建标准厂房9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小升规”企业20家以上,推动3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入园提升发展。到2019年底,全市“低小散”问题企业(作坊)将全面得到整治,企业科技化、生态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企业效益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