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环境整治借力“路长” 城乡统筹发展 杭州有模式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6-13 09:19:07 星期二   

    沿着天目山路,一路往西,就在快要跟西溪路相交的地方,有个蛮隐蔽的村子——西溪村。村子不大,37幢小楼,人口也少,43户人家,满打满算一百九十来位村民。这两天,村子都在忙一件事,搬家。

    西溪村的人家,比较特殊,家家都是渔民出身。

    昨天一早,我们遇到了在村里当了33年会计的费阿水,他跟我们讲了他的“搬家”故事。

    第一次搬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当时,杭州渔民散布各地,比如拱宸桥、卖鱼桥、仓前、塘栖,渔民日子过得苦,一年到头不靠岸,一家人吃住都在船上。平常还好,最怕台风天,整个“家”里都是水。

    1956年,政府出了一个政策,把杭州的渔民都往一块集中,大部分都去了五常的范村庙。

    当时才8岁的费阿水,跟着父母一起,全家人从青山湖水库,带着家当,迁到了五常。

    1968年,五常正式成立了公社水产大队,还开始建房子,是二层楼的砖结构房子,住在船上的渔民们搬到岸上过日子。

    又过了几年,1971年,水产大队还建了一所水产小学,请市教育局派了一对夫妇来教书,渔民的孩子也开始了识字、读书。

    在五常这几年,费阿水顺利读完高中,回到村子,村里都把他当“秀才”看,1984年当上了村里的会计。

    住了近30年后,撤公社建乡政府,为了日子过得更好,开始第二次“搬家”,一拨渔民选择继续留在五常,另一拨人搬去了蒋村乡。

    去蒋村乡的有99人,集体搬到了周家村的杨家圩,这99人里,“老家”是拱宸桥一带的擅长捕鱼;老家余杭青山湖水库的,拿手的是扒螺蛳。

    住进周家村后,村里人的打鱼场地,就围着西溪湿地。很大的网,拿来捞胖头鱼、白鲢,一网下去,多的时候能有一万多斤!哪怕到了晚上,渔民也不歇,还会跑去钓甲鱼。鱼捞好了,村里派人送到古荡,有水产公司等在那里,他们负责分配到各个菜场去,村民只管捞,不管卖。

    1980年后,政策改了,村民打鱼要自产自销。周家村地势太低,经常发洪水,上世纪90年代,有一年夏天,把整个村子都淹了。

    村民们都觉得,村子住不下去了。当时,政府也很关心,帮村民想办法换个地方住,从周家村往东几百米,地势高了1.5米的地方,划了19亩地,整村搬迁。

    这是第三次搬家,落脚的村子,才是现在的西溪村。

    新村子,村里专门请人做了房屋设计,统一屋顶、外立面,然后村民自建,大家都建一模一样的房子。

    2003年,37幢三层小楼建好,43户人家一起搬了进去。住了新房,日子也跟着变化越来越快。

    费阿水说,2003年前后,西溪湿地开始建公园,不能打鱼了。但村里眼光放得远,2004年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2007年,随着蒋村乡撤乡建街,西溪社区成立。

    2008年,全村渔民彻底告别打鱼生活。很多村民转型,年纪大些的很多都去了西溪湿地公园,做清洁工的最多,还有些去大企业当保安;年纪轻的自己找工作。但大家还共同有一个身份——“股东”村民能领到分红。

    从最早一个靠打鱼为生,全村只有十几万资产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固定资产上亿的社区,西溪村用了16年。

    这个月,西溪村整村拆迁,很多老人是第四次搬家。

    按照规划,现在的西溪村以后将会变成西溪谷的公共配套用地。

    43户村民,就像几十年前一样,分成两拨,31户的房子选在了蒋村的西溪花园,还有12户人家的房子则是在留下的留和家苑。

    一起经历了三次整村搬家的老邻居们,每家每户都在村里拍了全家福,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也都特意赶了回来,大家穿戴一新,在村里一起拍张照片。

    虽然有不舍,但是,村里人都说,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建设美丽浙江,不能只靠城市,村庄和小城镇也不能掉队。

    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近年集中力量加强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深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之举。

    这些年,特别是通过实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街长制”,使城中村、小城镇建设管理各方面水平明显提升。

    不过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存在明显短板。不少地方“一半像村,一半像城”,既有污水乱排、垃圾乱扔、杂物乱摆等“农村病”,又有千镇一面、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离百姓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

    瞄准短板,精准发力,杭州定下“小目标”——2019年,完成149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2020年,基本完成178个城中村改造。

    在整治、改造的过程中,还探索出了很多杭州特有的模式。

    城中村:产城人融合开启新格局

    城中村曾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城中村怎么改造,在杭州,有一条“产城人融合”的路子,不但改变着城市的“颜值”,更改变着城市的“气质”。

    城市的发展,与产业、环境是互通的。“产城人融合”是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人为核心,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家园。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和大家举个例子。

    上城区望江新城的城中村改造,就是杭州城中村“产城人融合”的一个典型。

    望江新城位于杭州市南部,西临杭州火车站,东临钱江新城。是杭州的老城区,曾经这里被称为“老破旧”,城中村内违章建筑众多,卫生、居住条件都比较差。

    伴随着城中村改造的有机更新,望江地区也将进一步升级,成为智慧、金融等高端产业聚集的国际化现代化望江新城,辐射周边10万居民,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国际化”的城市生活。

    在全新的规划中,望江新城分为近江片、望江片、望南区块和望北区块,土地总面积2.94平方公里。

    目前,上城区腾笼换鸟的更新方式,让未来新城的蓝图更清晰:

    腾出发展新空间,建设望江智慧产业园,招引“科技+金融”产业,今后将入驻以云计算、物联网、金融等为核心业务的高端企业;

    完成贴沙河绿化景观带、新开河绿化景观带建设,打造始板桥樱花公园,美化区域环境;

    规划复建海潮寺,传承历史与文脉;

    贯通婺江路、海潮路延伸段,形成“三纵五横“的望江区块路网格局,完善区域城市功能。

    根据规划和城市设计,未来望江新城将形成以婺江路空间拓展轴、城站交通枢纽区等为核心的格局,实现产、城、人融合。

       小城镇:路(街)长制破解基层管理难

    城乡统筹发展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将从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入手,而这些,最终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小城镇环境秩序日常管理过程中,仅依靠执法部门力量,相关问题和顽疾难以得到根治,后期管理成本也会加大。建德的乾潭镇想了个办法,在全省创新推出“街长制”。

    因为效果不错,杭州149个乡镇(街道、集镇)将铺开这一制度。

    “路长”“街长”谁来做?

    乡镇的主干道路由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干部担任“路(街)长”;乡镇的次干道路可由乡镇(街道)其他领导干部担任“路(街)长”。

    还要推出“民间路(街)长”,请有社会威信的沿路单位人员、社会热心人士等担任,负责督促沿路单位保持门前环境整洁、交通有序、停车入位。

    从根本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从人出发,自己家自己管,“路(街)长”制的办法,让“道乱占”“车乱开”“线乱拉”等小城镇通病,逐步得到了解决。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刘云 岳雁 通讯员 黄亚男  编辑: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