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帮了我们大忙。”近日,河南籍务工人员小孙在余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调解下,领到了赔偿款。
小孙介绍,今年7月份,他父亲孙师傅在良渚街道某小区给一户人家做泥水工时不慎摔伤。事发后,面对巨额医疗费用,包工头和房东两方都不愿意出面承担,“亲戚朋友那里能借的都已经借了,欠了几十万的债。可我爸还在重症监护室没出来!”走投无路的小孙,来到余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人民来访联合接待大厅反映情况,寻求帮助。
“此类事件属民事赔偿纠纷,以前需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余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剑频说,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心将此事件导入访调对接程序,并发挥中心联通、联动、联治的作用,集合公安、法院、信访及属地街道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调解。经调解,当事三方就具体赔偿数额及金额划分最终自愿达成协议。
当前,余杭区将“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拓展,以区、镇街、村社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主战场”,统筹整合原本分散的社会治理资源,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新模式。
余杭大力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目前,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线下共开放18个接待窗口、21个调处功能室,法院、司法、人社、住建等20多个部门200余名工作人员联合入驻,打通了“访—调—仲—诉”全过程链;线上整合86212345区长公开电话、967999便民服务热线,开发社会治理ODR平台等,为群众提供信访代办、咨询调解、劳动仲裁、司法诉讼等10余项服务,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甚至“一地不用跑”。
“我们还与省仲裁调解系统等10套省、市、区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了网格、村社、镇街、职能部门之间信息无缝对接,形成矛盾纠纷‘大数据’。”黄剑频介绍,余杭已建立三级中心协同指挥体系和重大风险预测预警模型,实现矛盾纠纷“一键式”全流程、网络化运转,同时可以实时监测、提前预警矛盾纠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