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最多跑一次” 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1-27 09:34:14 星期三   

制图:王璟

“我们作为省外建筑企业,以前建筑工程投标需要跑到省、市、区分别备案一次,而各级部门要求又不一样,我们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分别去研究,现在在杭州全市域办法统一了,省级平台、市级平台备案数据直接同步,我们只要在一个地方备案就可全市投标了。”

“作为业主,以前只能靠选评标办法评出‘笔试第一名’的企业,新的评标办法相当于增加了业主‘面试’,给了我们更多选择权……”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全新的《杭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评标暂行办法》印发,负责招标的业主单位和投标企业,都对2018年以来,杭州在工程招投标方面的改革创新举措称赞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还在《建设工作简报》刊发了杭州近年来在招投标领域的经验做法,向全国各地输出工程招投标领域改革的“杭州经验”。

投标单位:改革释放人力、物力、财力红利

加快最多跑一次 仅保证金一项就为企业盘活29亿元

“以前投标,最多的时候,我们搬过21个箱子的投标文件到现场,现在我一人提个手提袋就把标书送了。”谈起去年至今杭州工程招投标领域的变化,中建三局浙江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吴碧超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总部设在外地的驻杭施工企业,亲身感受到改革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人力、物力方面,“以前投标要工作人员在省、市、区县各备案一次,再仔细研究各地不同招标要求才能参与投标,现在工作人员只需研究全市统一标准,跑一个地方备案;以前投标需带着一大堆纸质文件到现场,如今只要网上提交资料,在规定时间送一份标书备案……”细数自从杭州实行工程招投标全市域一盘棋,全面推行招投标网上管理系统、全程无纸化电子招投标后,企业所感受到的种种变化,吴碧超如数家珍,“这样就可以把省下的时间和精力,全放在项目建设本身!”

财力方面,改革不仅为企业免去了三处备案的工本费这样的“小支出”,还盘活了企业资金的流转效率。

“以前针对投标项目我们需最高支付80万现金保证金,如今不需要真金白银压在那里,只要提供银行保函、保证保险、工程担保机构保函任何一项,能够证明自己的履约能力就可以。”中建三局浙江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秦鹏介绍说,盘活的资金企业可以拿来做其他事,减少了对企业建设资金的占用。

据市建委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办理此类承保件数12335件,为企业盘活资金29亿元。

“我们公司1998年就参建到杭州市场,整体感觉杭州是全国建筑市场中较为开放的,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之间竞争也相对公平。”秦鹏说,在先后参与承建萧山机场、杭州东站、杭州万象城等众多项目后,杭州已成为公司的重点深耕市场。

招标业主:更加科学公正,更能体现招标业主单位主体责任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全市域建设工程中标项目总额增长96%

“根据以往的评标办法,业主单位只能选择评标委员会根据评标办法评出的‘商务第一名’投标单位,现在则赋予了我们更大的选择权。”谈到全市招投标改革以来的变化,钱投集团钱城开发公司招标管理负责人韩庆锋对杭州新的招标办法中的“评定分离”感触颇深。

韩庆锋作了一个形象的描述:“就像招聘单位用人,会根据面试、笔试等环节,最终考察录用综合能力最强的员工,但在‘评定分离’实施以前,项目招标中相当于只有‘笔试’,有些单位低价抢标依靠商务排名第一中标,中标后却因实际成本远高于报价,导致项目推进困难,像这样的‘第一名’对于项目业主来说并不是最优的选择。”新的评标办法,探索实行“评标定标分离”的机制,由评标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分,由招标人组建的定标委员会“定”中标结果,相当于增加了业主“面试”考察,有效实现“招标人负责制”的权责统一。

另一方面,过去评标办法单一,1亿元的项目和1000万元的项目采用同一评标办法,新的评标办法针对施工、监理、设计、工程总承包等详细制定了10种评标办法,业主可根据招标项目类型合理选择适用的办法,新办法更尊重事实也更科学。

令众多招标业主单位所称道的,还有新的评标办法对于低价竞争的有效遏制,“以往,竞标单位或多或少都会凭低价策略来竞争,作为业主也有尽量节省成本的实际需求,但如果一味追求低价,则会有一定的工程履约风险。”新的评标办法明确了“低于成本的判定”和“低价抢标的防范”,“如果投标企业以低于成本价的商务报价来投标,将面临废标风险或需提供差额资金的担保。”韩庆锋说,这样一来,可以在保证业主项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对市场良性竞争的激活。

据市建委统计,2018年,杭州全市域建设工程中标项目共计5974个,中标金额总计2732.83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加96%。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招投标看似是很小的一个环节,但其实是影响全市几千家企业、千亿级项目资金的大事。”随着城市建设节奏持续加快,杭州将进一步强化招投标监管,深化招投标领域改革创新,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工程招投标改革“红利”。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园园 通讯员 杭建宣 颜将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