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实现招投标全过程“跑0次” 江干这个“新年第一标”有些不一般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1-08 08:01:25 星期三   

杭州日报 王鹏在杭州永喆建设有限公司负责投标业务,年纪不大,在行业摸爬滚打四五年,已算是“资深人士”。

昨天是他们公司的新年第一标。“一共10家单位竞标,最后我们顺利拿下。”小王高兴之余,发现了这“第一标”有很多不一般。

比如,这次开标,不仅不用打印标书,不用去现场开标,中标后甚至可以直接网上下载通知书,改变了以往招投标一直在路上的情况,真正实现招投标全过程“跑0次”。

原来,这个和谐嘉园北区二期室外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实行全程电子化招标,控制价不到100万元,成了江干区在全国首创的“四全”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系统开出的工程类新年“第一标”。

A

开标现场实现同屏直播

项目业主单位是江干区四季青街道江锦社区居民委员会。

社区副主任黄海告诉记者,“此次开标的和谐嘉园北区二期室外提升改造工程,内容不少,比如垃圾房提升改造,不仅面积扩大,功能上也要扩展,包括建筑垃圾、居民楼道堆积物及低价值回收物等。”

此外,这次提升改造工程还包括内部道路整修、自行车库增设雨棚、地下车库地平修复及部分楼顶电梯机房增设空调等,立项金额为63.96万元。

昨天下午,记者提前十分钟赶到位于四季青街道民生保障服务中心二楼的开标室。

14时一到,工作人员开始在电脑前操作。

所有投标机构人员聚精会神盯着开标室内的大屏幕,不同于以往手动开标书,不到1分钟,10份标书全部解密。到了唱标环节,只需喝杯咖啡的工夫,系统便能全部获取标录,也就是说,每家单位投标报价、工期、质量标准等信息,全部回传到大屏幕上。

“由于是初次使用,大家都还是比较谨慎,到现场了解情况,事实上投标单位只需登录系统就可以实现同屏直播。”江干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江干区公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B

电子化交易跨入3.0时代

可别小瞧了这些小额项目。

江干区公管办做过一个统计,就拿一个街道来算,一年的交易数量约100个,涉及金额约2500万元。“江干除8个街道外,还有政府部门、国有建设单位等项目,粗粗估算,一个区的年交易金额可达数亿元。”该负责人说,而长期以来,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存在着资金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广泛、单体交易金额小、交易数量巨大、操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监管难度大等特点,且无相对应的上位法作为依据。

针对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的特点和难点,近年来,江干区公管办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电子化交易为蓝本,一直在探索。

从鼓励建设主体使用计算机评审,解决专家手动评审出错多的难点,到试点第三方电子交易系统,解决企业投标费用高的痛点,这次则是打通投标企业投标来回跑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企业投标“一次不用跑”,落实“不见面”开标,有效构筑廉政防线,有效构筑诚信体系,实现从点到线最终成面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新模式。

去年底,这套系统还在2019年度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科技成果大赛中荣获创新监管类二等奖,也是省内唯一获奖的项目。

C

精准服务 为企业创更优营商环境

现场一路跟下来,王鹏感叹,“真是太方便了。”

他解释说,就拿打标书这件事来说,过去,标书要打“一正四副”一共5本,有时候哪怕是一个错字都要拆开重新打印装订,“有时候我们自己看着都心疼……现在好了,电子化取代纸质化,标书做好了直接上传。”

再说流程。“以前一个项目出来,先要去代理公司那里报名,再回来准备标书,赶在开标之前送到开标室,还有保证金,还要专门跑一趟送过去。开完标之后,如果中标了还要去代理公司拿中标通知书……少说也要跑四五趟。”王鹏说。

江干区公管办考虑到广大投标供应商、招标人、评标专家等项目主体的迫切需要,新系统与第三方全过程电子交易平台形成系统交互,使各类限额以下交易项目从前期立项审批、标中在线交易、标后电子建档等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监管,不但节约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还大幅度降低了供应商的投标费用,据统计,每年可以为各方主体降低85%的综合交易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更优的营商环境。

D

避免“权力项目”和“豆腐渣工程”

对业主单位来说,新系统更是一种“保护”。

“以前我们都是直接接受投标企业的报名,直接接触这些企业,确实有风险。现在用电子化手段,不到开标,你都不知道几家来,更不知道是谁来。”黄海说。

原来,新系统在标前设置项目自检功能,任何人员均无法在开标前获取项目的投标单位、专家名单、投标文件等影响评标的关键要素。此外还统一设置了电子标书模板,资料也全程电子化留档,这样下来,各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的行为得到有效规范,也减少了人为干预环节。

在四季青街道新试点的这套系统,除了避免出现“权力项目”、“贿赂项目”和“裙带项目”,还可以全领域实时监管,建立多部门多角度交互式网上监管体系,谨防“豆腐渣工程”。

江干区公管办还建了一套信用体系,由招标单位、监管单位对中介代理、投标单位履约时的行为进行有效评价并进行考评,建立区内交易诚信档案。如果投标供应商在某一类型领域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或者招标人反映供应商没能良好履约,出现这些情况都会推送至各监管部门,到时不同行业信用信息可以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也进一步为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数据依据。

声音

做好“0”前面的 那个“1”

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新年第一标,全程“跑0次”,看点在哪儿?不是技术的强大,而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领下的科技赋能。技术在这里仅仅具有工具的意义,如果要做一个类比,技术就好比数字中的“0”,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水平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等一系列理念与实践则好比数字中的“1”,缺少了前面的“1”,后面的“0”就失去了意义。

高水平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市委全会提出“善治六策”,其中之二是“科技之治”与“开放之治”,两者之间实为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之关系。“开放之治”要求杭州必须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要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减环节、简流程、压时限、提效率、优服务,推动更多“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舒适宜居的生态人文环境;“科技之治”则为“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及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插上了翅膀——杭州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把“移动办事之城”服务体系做得更加精细,进一步放大数字红利,为全国乃至全球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新年第一标、全程“跑0次”,昭示的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水平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开门红,可喜可贺,再接再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孙钥 通讯员 谢乐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