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杭州模式”引关注
发布时间:2018-09-02 15:35:00

目前全市共181个村、5.8万住户完成改造

如火如荼的城中村改造,已迈入了新阶段。

“杭州自启动主城区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工作以来,逐渐形成了‘大项目带动’等具有杭州特色的城中村改造之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孔春浩在昨天举行的杭州“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城中村论坛上表示,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已进入“拆建并举”新阶段。

数据佐证了这一点。根据市建委和杭州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共181个村、5.8万住户完成改造,有效攻克了“征地拆迁难”;累计开工建设安置房3.4万套;城中村改造用于“三公”建设的土地,占全部拆后土地的58%,涉及城市公共中心用地560余万平方米、公园绿地170余万平方米……

杭州同步推进城中村

改造与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背后的城中村改造“杭州模式”,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关注。

“近年来,杭州走出了一条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城中村改造之路,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在昨天的论坛上,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陈前虎说,从“一区一规划”到具体方案的设置再到后期政策的落实和运用,杭州摸索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李兵弟在杭州调研了城中村改造之后,坦言对“善贤人家”项目印象深刻,“杭州创造了非常好的城中村改造后的社区管理经验。另外,江干区‘浜河部落’项目更有启示性:政府出面包租农民的房子,再按照城市发展要求,整体打造成创客基地转租给社会资产。”

这正是杭州推进城中村改造中的独特经验。“城中村改造,拆的是‘村’,变的是‘城’,然而从‘村’变‘城’的过程中,不单单是拆和建,而是通过环境提升、公共配套完善从而推进产业的升级转型。”孔春浩介绍说,“杭州同步推进城中村改造与产业转型升级,编制产业规划,将有限的城市空间通过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引进新产业新业态,增强集体经济,在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产业转型、错位发展提供支撑,真正实现城中村改造的产城人共赢。”

事实上,这也为全国其他城市的有机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城中村已成为

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不仅如此,城中村改造也点燃了杭州高质量发展的火花。

眼下,通过城中村改造,一批高新产业平台、特色小镇、休闲产业正在不断形成。

“如望江、共联、三墩、五堡等城中村‘腾笼换鸟’,物联网产业园区、紫金港科技园区、钱江新城金融港湾等新兴产业平台拔地而起;玉皇山、金沙港、浜河等城中村‘凤凰涅槃’,成功转型为基金小镇、金融并购街区、青创部落等特色小镇(街区)。”来自全国的与会专家同时还见证了绕城、葛衙庄等城中村蜕变为有机农场、休闲茶庄、民宿旅游等休闲产业区。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本轮城中村改造,在未来的几年内,杭州可增加教育设施项目203个,医疗卫生设施项目23个,文娱体育设施项目57个,社会服务设施项目41个;建设各类交通设施439个,贯通河道36条,打通断头路91条,建设公共停车场94个;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通过改造,消除了城市脏乱差和安全隐患,补齐了城市功能短板,支撑了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了产业经济新‘高地’。”孔春浩补充,通过整体改造,G20峰会场馆、亚运村设施、33个入城口、12条快速路、9条地铁和2条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均顺利推进。“城中村改造不仅为完善杭州城市路网结构提供了契机,更为拥江发展行动的实施腾出了发展空间,为加快建设世界名城提供了坚实基础。”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程鹏宇 郑晖 通讯员 杭建宣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