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光接受记者采访
摄影 徐青青
吴一鹏接受记者采访
建设“天堂硅谷”
早已成为杭州城市身份铭牌的“天堂硅谷”,28年前,本是原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对杭州高新区的“期许”。
而今,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高新区厚积薄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去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88.9亿元,成功加入“千亿俱乐部”;更以13.2%的增速,保持全省各区(县)第一的好成绩;放眼全国,多年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年度综合排名榜单上,杭州高新区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并被纳入全国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计划序列。
“天堂硅谷”,早已实至名归。
骄人的业绩背后,是一代又一代“高新人”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倾力推进“三次创业”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是他们,敢当探路者,敢做寻路人,做着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是他们,辛勤耕耘,把成果转化和企业的培育作为重要的使命;更是他们,弄潮钱塘,推动着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大潮一路奔竞向前。
从无到有的第一次创业
说起“天堂硅谷”与杭州高新区的渊源,时任杭州市副市长兼杭州高新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的张明光,至今记忆犹新。
“这是市里当时的一个提法,‘天堂’好理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硅谷’世界有名。”1990年10月,国家科委在北京举办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当时国务委员宋健等领导同志参观了杭州展区,印象很好。当杭州提及建设“天堂硅谷”的想法时,宋健当即认可,并以此作为对杭州高新区发展的期许。
由此,“天堂硅谷”就成了杭州高新区的一张闪亮名片。
再把时间往前推7个月,1990年春天,省政府批准成立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时国家科委准备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一批国家级高新区,杭州是科技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之一,自然也是国家科委挑选的对象之一。” 张明光坦言,杭州高新区创建初衷很明确,就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筹建高新区,首先是选址。
用今天的眼光看30年前的杭州,“主城区非常小,严格意义上讲,没有发展空间。”张明光分析,上城区、下城区是核心商业区,半山区是重工业区,拱墅区为轻纺工业区,北大桥是化工小区,而文教区,大专院校云集,科技资源丰富,有人才和梦想,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科技支撑和基础。
如同“螺蛳壳里做道场”一般,杭州在建城区内,莫干山路以西、天目山路以北、余杭塘河以南、莲花港以东的古荡—西溪地区画了一个圈,面积有11.44平方公里,就是它了——当时高新区管委会位置在文三路199号,“那时候的城西有农田有水荡,景色还是不错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短短一年,高新区便拿到了第一个国家级荣誉——1991年春天,国务院12号文件批准杭州高新区在内的全国27个开发区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要知道这是国家级荣誉,金字招牌。”
从无到有的第一次创业,也让高新区成为众多企业梦开始的地方——
1999年8月27日,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在东方通信问世;益乐村里一家叫UT斯达康的企业,曾一度在终端销售市场上占据70%以上的份额;当东方通信和UT斯达康“攻城略地”的时候,几百米开外的地方,文一西路湖畔花园,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正在思考、摸索,并实践着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第二次创业的跨江发展
随着发展脚步的加快,在那块“梦开始的地方”里,逼仄的空间感也与日俱增。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施二次创业势在必行。
“1996年,杭州第一次行政区划调整,当时将萧山的三个乡镇,就是现在的浦沿、长河、西兴划归杭州市,设立滨江区。高新区便在长河镇与浦沿镇之间的10.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出了‘分店’。” 1991年,就调来高新区管委会任党工委书记,并主持日常工作的吴一鹏,在任上一干就是13年,他亲历了高新区最初的“跨江”发展。
“当时,我们是两地办公、两线作战,就是交通不大方便,过钱江一桥是要收费的。所以说一桥收费的终止,是跨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见证着杭州高新区从强到更强的发展过程。”
2000年,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提出了要以“信息港、新药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教园区”这“两港三区”为重点,努力建设“天堂硅谷”,推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002年6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又决定:调整高新区和滨江区管理体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职,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实现两区优势的叠加。
在吴一鹏看来,如果说,杭州高新区的前12年和滨江区的前5年,是双方各自进行的第一次创业的话,那么,两区管理体制调整后,“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就是高新区(滨江)合力进行的第二次创业。
也有人提问,两区合并,为什么还要保留高新区这块牌子?
“两点考虑,一是保持高新区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的这个职能,二是继续保持高新区高效、快捷的响应速度与工作态度。”吴一鹏说,“当时跑招商靠什么?靠的是两个自行车的轮子在蹬,真的跑遍了杭州市的所有研究机关、大专院校。”
两个小轮子,也蹬出了杭州高新区的“小政府、大服务”的好传统。
高新区跨江,彭政纲也紧跟着跨了江。他是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企业初创时期8位工程师之一。对高新区快速、敏捷地为企业服务的作风与精神,彭政纲深有感触:企业在初创时期,正是在管委会的积极对接下,帮助解决了近百名大学毕业生的落户问题。
如此高效、快捷的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服务的好故事,在这片创业热土上,不胜枚举。“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就要为他们创造好条件,让他们的人才可以安心留下来在这个地方创业。”这是杭州高新区一以贯之的想法与理念。
也正因为此,此后的十余年间,像恒生电子一样,一大批高新企业纷至沓来,共同书写了“有梦过江来”的佳话。阿里巴巴、新华三集团、海康威视等眼下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排得上号的信息技术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并助推杭州高新区(滨江)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总理礼包”开启第三次创业
2015年8月,好消息再度传来——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高新区和萧山临江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项被业界亲切称为“总理礼包”的批复,不仅再次增强和扩大了杭州高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活力;也意味着,杭州高新区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
杭州高新区 “第三次创业”,也由此拉开序幕。
短短几年间,这里的创新动作层出不穷,先后推出浙江省商事登记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试点、“黄金12条”、新一轮1+x产业政策、“亩均论英雄”改革……
越来越多的“先行先试”,也让杭州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统计数据显示,仅2017年,该区新增企业8207家,同比增长20.6%,新增注册资本521.9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其高新技术产业依旧实现营收1806.3亿元,同比增长22%。稳健而高速的经济增长已成为滨江新常态。
而更让人惊喜的是,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产业新境界同步,高新区(滨江)同样快速地推进着从建区到造城的创新转变。尤其是近年间,这片已经拥有了十足“国际范”的热土,更是打出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诗意愿景,将“民生优先”写入城市发展理念,带动了商业配套、交通路网、水景公园、最美跑道等城市设施快速完善,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服务不断涌入,社会保障体系也日渐完备。
城市颜值的大幅提升,产城人的融合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才有了“此心安处是滨江”的共识。从“筑巢引凤栖”到“花开蝶自来”,仅今年上半年,杭州高新区引进人才17337人,增长68.7%,引进总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改革开放再出发。
被世界瞩目的高新区,小目标也日渐清晰——到2020年,建成6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平台、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形成上市公司、跨国公司集群的“滨江板块”。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杭州高新区,正以博大的胸怀拥抱下一个科学春天。
梦想成真的地方
这是一片因产业而生的土地。
创新,正是这片热土最闪耀的特质。
因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立,滨江区应运而生,也由此背负重任。显然,她不负使命,这里已经成为杭州信息经济的样本区域。
从文三路筑梦,到跨江发展,杭州高新区早已点燃梦想的火炬,自此,杭州这座拥有最悠久的历史人文风光,包容中国最活跃的民营经济的城市,更引领着创业创新奔腾之洪流,成为创业者的天堂。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传诵了八百多年的佳话,也一定会被砥砺创新的传奇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正如马云曾说的那样,杭州是一个造梦的地方,也是个能够梦想成真的地方。这句话,被称为杭州最好的城市宣传口号。杭州在与北上广深竞争,吸引一大批的人才来杭圆梦,这些人也在帮助杭州圆一个“天堂硅谷”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