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烟花大会成为市民与游客的节日。董旭明 摄
1929年西湖博览会会桥
2000年西博会开幕当天,杭州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
2006休博会(西博会)开幕式
北山路41号,西湖边这座浅黄色的欧式小建筑,建于上世纪初,现在被称为“杭州西湖博览会博物馆”,时常会有游人驻足。
每天早上8点50分左右,保安陶师傅会准时推开大门,让西湖的晨光照进这座博物馆。此刻,这座小型博物馆就像一条时光隧道,将相隔90年的杭州连接在了一起。
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让中国走向了世界。
相隔70年后举办的2000第二届西湖博览会,则让杭州走向了世界。
在随后的历年,西湖博览会成为杭州一年一度的国际盛会,不但成为市民的节日,也为杭州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西湖博览会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经贸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杭州市统计局综合测算,西湖博览会拉动杭州市经济增长每年平均在0.6%左右,创造增加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与北京等会展业发达城市的GDP增长幅度相当。
西博会带动和发展了杭州会展业,从此,杭州会展业打开了加速上升通道,文博会、电博会、人居展、汽车展,到今天的中国国际动漫节、世界休闲博览会等。
西博会催生了浙江世贸中心、浙江和平会展中心、杭州奥体博览中心等会展场馆,培养了一大批会展人才。今天,G20峰会、亚运会落户杭州,西博会功不可没。
今年,西博会将迎来第20届。
在杭州举办西博会的20多年里,杭州也从“上海旁边的小城市”,变成了国际知名的历史名城。西博会见证了杭州的“城长”,成为杭州的一张金名片。
七十年时光流转 西博会故地重启
1929年,当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在西湖边举行,全中国的目光都集聚在杭州,聚焦在湖光山色的西湖如何将各行各业的成就精华一一展示在人们眼前,空前盛况,一时无两,西博会成为当时人们前往“打卡”的热门场所。
即便是经历了当年首届西博会的人们,谁会想到,71年光阴流逝,孩童变成老人,幼苗长成大树,西湖博览会居然“故地重生”了。
上世纪90年代的杭州,是国内一个不出名的二三线城市,在人们的印象里,它只是“上海边上的”一个城市。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在即将迈入21世纪的门前,杭州该怎么走,它的发展空间究竟在哪里?
“怎样充分利用西湖的文化资源,怎样让杭州名扬天下,这是杭州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时任杭州市市委书记李金明回忆当年,“我们办经贸洽谈会、西湖游船节等,还有一些文化活动,但这些活动比较分散,效果不明显,怎样才能把这些活动综合起来,做成一个‘西湖牌’呢?”
当时为杭州发展提出各种建议的人不少,其中有人提出:杭州这个节那个节、这个会那个会很多,但缺少一个亮点,而西博会可以成为大的亮点,1929年第一届西博会举办得很隆重很成功,是否可以恢复举办呢?
这一建议被写成文字提交给了相关领导,没想到,这便成了“西湖博览会”在新世纪重启的一把“钥匙”。
这一建议得到了当时政府部门领导的认可: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开创了中国的博览会历史,杭州完全可以利用好这个宝贵的无形资产,恢复举办“西湖博览会”。
于是,举办新一届“西湖博览会”,把“西湖博览会”这一历史品牌打响,成为杭州踏入新世纪的重要工作。1999年下半年起,杭州市组织力量开展2000年西博会的筹备工作,制定了“2000西湖博览会”总体方案,确定了“千年盛会聚嘉宾,西湖博览汇精品”的主题思想。
1999年11月22日,“2000西湖博览会”组织委员会成立,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筹备工作。
1999年下半年起,杭州先后在《解放日报》、《深圳特区报》、《北京日报》和《杭州日报》上刊出西博会主题创意方案招标公告,这是杭州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大型展会的创意方案,一座江南城市主动向外,开始在全国寻找生长的养分。
西博会效应首显 休博会再创高潮
前后22天,39个项目(其中展览23个、会议7个、活动9个),时隔71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再次开启,盛况依然空前:
参会人数达573.72万人次,门票收入1400多万元,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额137亿元和3.11亿美元,取得了巨大成功。
气势恢宏的开幕式、精彩纷呈的展会、专家云集的论坛、万人空巷的烟花大会,人流如潮的美食节、富有中国民间特色的“山花奖”歌舞大赛和“西湖踏歌”踩街活动,首届“西湖论剑”带来了最早的中国互联网江湖,金庸大侠与马云的对话场景至今让人难忘……
2000西博会给人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它的成功,坚定了杭州市委、市政府每年举办西博会的决心。
由于西博会的成功举办,杭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直线上升,这也为杭州一个“新的机会”提供了准备。
2002年,杭州开始悄悄规划“更大的突破”。
2002年8月10日那天,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休博办主任的冯俊记忆犹新:“当时杭州提交了申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报告,有温哥华、马德里、米兰和杭州四个城市报名申办,最后表决杭州得票第一,我们拿到了举办权!在当时国内,杭州举办的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是和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相提并论的,是当时最重大的国际展会之一。”
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盛大启幕,与第八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实现“两会联动”,首次开启“两会联动”模式,从此每五年进行一次。这次,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88个城市建馆,3422万中外来宾参加,期间共举办240个会议、展览、文体和商旅活动项目,休博会、西博会期间,近2000万人次国内游客、102.5万人次海外游客来到杭州。它是杭州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办会水平最高的盛会,确立了杭州“东方休闲之都”的城市定位;对中国旅游休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开启中国休闲元年”。
现在,每年金秋时节,杭州西湖博览会都会准时上演,高朋满座,汇聚八方宾客,成为集中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和风景的盛会,为杭州人民及来杭旅游观光的游客献上一道文化大餐,成为“世界了解杭州,杭州走向世界”的大窗口。
开创精神长传承 西博会留下“财富”
西博会,像71年前它的“先辈”,打开大门,将自己介绍给全世界,开放、大气、和谐、发展,这些今天的关键词,从那时候起就得到了圆满的诠释,
杭州逐渐成为国内顶尖会展城市的序幕,也从此开启,直到2016年,我们迎来举世瞩目的G20杭州峰会,那是杭州人民最骄傲的时刻。
“西博会,是一种传承,是杭州的财富。”
在时任杭州市西博办主任冯俊看来,它是杭州付出极大心血打造的城市品牌,杭州投入极大的力量,市委、市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西博会组委会班子,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动员全社会力量,才能成就一届届西博会的精彩纷呈。
“通过恢复、发展、做大西博会的品牌,杭州极大地发展了会展业,建立起招商引资的平台,西博会也逐渐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西博会成了杭州老百姓和中外游客的节日。办会为人民,办会靠人民,办会的成果与人民共享,这和以前的西博会是不一样的。”冯俊说。
西博会给了杭州“新的动力”,那就是加速了会展业的发展。历年来的西博会每年都能拉动GDP的增长,打响了杭州市的会展品牌,推进了会展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回眸再看,如果当时没有恢复举办西博会,杭州会展业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如果会展业没发展这么快,那么今天的国博中心也不可能建设,某种程度上G20和亚运会也不可能落户杭州。所以西博会对今天的杭州发展,功不可没。
“最重要的,西博会的成功举办,成就了杭州这张金名片,它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担当和奉献,是杭州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西博会一年一度,志愿者来来往往,有一对老夫妇让冯俊印象深刻。
“2000年恢复西博会的时候他们来了,当时已经70多岁,后来每年都来做志愿者,他们参加过1929年的西博会,它能恢复,让他们非常高兴。不知道现在他们还好吗,今年的西博会,还能看见他们吗?”
记者手记
西博会是一场城市的盛会,杭州穿上节日盛装,迎接八方宾客。
作为杭州市民,西博会像是每年一次的“礼盒”,打开来,会蹦出无数有趣的东西来:早年的汽车展,让市民们纷纷有了购车的冲动;后来的人居展,成为市民们选房购房的首要去处;如今的动漫展,让零零后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西湖国际马拉松赛,把全球长跑运动员和爱好者聚集一堂……西湖烟花大会更是西博会的全民狂欢时刻,当灿烂的烟花从西湖上空,转到钱塘江上空时,杭州也从“西湖时代”迈向更远大的“钱塘江时代”了。杭州也渐渐成了“生活品质之城”。
作为媒体人,对于西博会还是“很有感情”的。在西博会的历史上,杭报集团也多次参与并组织活动,印象很深的有“天下西湖聚西博”、“五十六朵金花聚西博”、“西博大使在行动”等,同事们奔赴全国各地,真正把西博会和杭州城市形象带到了全国。许多名人来到杭州,这大概是最早的“自带流量”城市宣传了吧!年复一年,杭州的国内外知名度就上升了。
西博会成为杭州开放对外的窗口后,说实话,城市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深入开展“蓝天,碧水、绿色,清静”活动,先后进行了西湖南线改造、西湖西进及杨公堤改造、北山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修缮,提高了城市的景观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
现在,杭州正向着“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前进,西博会的历史是值得珍藏的,其中的创新、担当、投入,都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建设更美好明天的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