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村”变文明村 杭州临安上田村村民收入十年翻6倍
发布时间:2018-07-23 10:47:58

杭州网讯 走进这个位于杭州临安的小村庄,四周群山环绕,山坡上片片茶园、青青翠竹令人神怡。到处可见的书法作品和时不时传出的习武之声,让整个村庄显得更加深远庄重。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曾是大家口中那个闻之则避的“打架村”。

从穷乱差到如今成为省级文明示范村,这个小村庄怎么做到的?7月18日,“从梦开始的地方出发 聚焦杭州乡村振兴之路——2018中央网络媒体杭州采风活动”的记者们走进了临安上田村,打算一探究竟。

上田村风貌一隅

面对记者,上田村党总支书记潘曙龙将这个村庄的治理之路娓娓道来。“过去的农民住房大多是黄泥垒的墙,年久失修加上房屋前后的乱搭乱建,整个村子乱糟糟的。村民碰上点事儿就爱用武力解决,总打架。” 2005年,潘曙龙上任后立刻整肃风气,开展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

在上田村,受钱王文化的熏陶,村民素来喜爱习武弄墨,祖传的十八般武艺在2012年还被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德治的基础。运用好这个基础,潘曙龙等村里的党员干部商量着创建了“茶香竹海,文武上田”这个品牌,组建了村级文艺队、书法协会、国术团、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组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潘曙龙向记者介绍上田村的治理模式

今年81岁的钱万盛老人是村里的最有名气的“书法家”,他带着记者们走进了文化礼堂的书法室,眼前尽是村民们的书法作品。“我一有空就来这里写字的。” 从13岁的小学生,到92岁的老人,每每茶余饭后、农时休闲,村民们就爱来到书法创作室尽情泼墨弄彩。

据钱万盛老人介绍,村里在2007年成立了村级书法协会,目前已有160余名会员。

钱万盛老人向记者展示书法室的作品

在上田村,文有泼墨挥毫,武有百年历史的十八般武艺。据《钱氏家谱》记载,康熙年间,钱鏐三十二世孙钱源独创了十八般古兵器的操练套路,用于强身健体。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上田村家家户户都保持着习武的传统,并多次在各类比赛上取得成绩。

上田村里习武者表演武术

除了在德治方面的积极探索,这几年,上田村把依法自治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在村委班子选举中,坚持公开、公平原则;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不搞“一言堂”;在公务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在涉及与民相关的公务时,将细节全公开……村里坚持“四民主三公开”制度,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支持,也调动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法治方面,主要以三大活动为载体。通过打造法治宣传“大看台”、“大讲台”、“大舞台”,推广弘扬法治文化的书法展,开展法治科普培训班,举办以“茶香竹海,文武上田”为品牌的法治文艺汇演等形式,充分将法治建设根植百姓生活。

另外,在村委会的带领下,上田村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将茶叶产业作为全村支柱产业,全村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5000多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近3万元,足足翻了6倍。

如今的上田村,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清正和谐。


来源:杭州网   作者:见习记者 颜君如 记者 沈妍/文 闫雨婷/图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