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河坊街一街之隔 叭蜡子巷2号排危成功 正式通过验收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3-07 18:34:59 星期三   

 

改造后的叭蜡子巷2号三层小楼

   
叭蜡子巷2号,与河坊街一街之隔。

    杭州网讯 经过工期近6个月的整治,1月3日,叭蜡子巷2号顺利通过验收工作,很快,这座面积不到400平方米的小楼将重新迎来它的主人。

    毗邻南宋御街 巷内有戚继光词

    叭蜡子巷,南宋时曾是御史台的官衙。毗邻南宋御街,和热闹的河坊街仅一街之隔。巷子不长,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钟毓龙著的《说杭州》一书中,这样解释小巷得名的原因:“在清河坊西北,出河坊巷,南塞。实为八作司巷。南宋时有东西八作司设此。八作乃泥作、赤石作、桐油作、石作、砖作、瓦作、竹作、井作是也。八作司隶属于将作监(专司京师内外营造修理)。宋时其地属康裕坊,在御史台之西。八作司司员居此,因名八作司巷。后讹为百桌子巷、八足子巷、虫八蜡蜡子巷,均失原意。巷内有明嘉靖时抗倭英雄戚继光祠,知者甚鲜。”

    先排危后治理根除隐患

    曾经,残破的墙体、老旧的橱窗、缠绕的电线、是周边商户和居民对叭蜡子巷2号最直观的印象,这与近在咫尺的河坊街显得格格不入。

    “这里属于D级危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经不适合居住了。” 清河坊社区主任朱华琦介绍,通过前期检测,叭蜡子巷2号房屋构造严重受损,外立面风化严重,电线轨迹混乱,还存在少数违建。加上居民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范缺失,各种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打开窗户,即是吴山。

    “螺蛳壳做道场”的民生改善

    建筑面积不到400平方米,腾空前却住着11户居民,平均每户的居住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叭蜡子巷2号的整治犹如“螺蛳壳里做道场”,如何让狭小的空间容纳更多的生活功能,提高生活品质,成为居民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家烧饭、上个厕所都要出门,穿过走廊到对面去,怎么改?”“我们家能不能装一户一表?每次都要轮着抄表太麻烦了!”“在前期的讨论会和上门沟通中,厨房、卫生间怎么设计?层高如何把握?居民的提问一个接着一个。

    居民的诉求讲得细,重建设计做得更细,深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我们在严守政策和规定的基础上,尽可能把居民的需求都设计进去。”工作人员拿出设计方案图,在上面比划起来。

    方案综合了前期调查结果,基于房屋基本结构不变的要求,最大程度实现了户型的优化。新房不仅做到了拼厨接卫等户型优化设计,同时还增加了一户一表、雨污分流等改造,在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的同时,更加符合环保理念。

    很快,这里的11户居民将陆续搬进,开启新生活。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王帆 刘文昭 通讯员 蒋成杰  编辑:刘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