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人的蹲点调研团队
3批次21天集中走访
实现14个村5572户17021名昌化镇村民的全覆盖
“乡村振兴”主题宣讲20余场
“回头看”跟进去年问题项目97个
新收集意见建议286条
以上就是截止3月30日,杭州市财政局“百千万”蹲点调研第一阶段交出的数据单。

金翔书记局长调研白牛村

田间地头访民情

村户家里话家常
14个蹲点小组所在党支部与昌化镇14个村党支部全面开展结对共建工作,更是将“百千万”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要求扎扎实实又推进了一大步。
期盼
走进村里第一句,你们又回来啦!

在白牛村:
白牛电商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环境综合保护与旧城改造日新月异,“特别亲切,特别想你们”75岁的村民许国铭的一席话让大家笑成一团。
在上营村和联盟村:
新朋友成为了老朋友,扭捏拘谨也变成了熟络大方,习惯了将板凳摆成一圈拉家常,也习惯了调研组都是喝自带的水杯不泡茶。

在后营村:
刘水法大伯看着种树的调研组开心的说“都是熟人了啊,这次来种的是木榧,大概有400多棵,山核桃林套种对土地很好的”。
在虞溪村:
每户农户家里多了一本新的《杭州市财税支农惠农政策汇编》,“去年也有政策小册子,今年说是有新内容,有用有用!”
感恩
谈起那些老问题,党的政策好啊!

在双塔村:
“去年你们帮忙反映的污水处理设施马上要施工了,可给我们村民长脸了”双塔村村民王新建口中的污水处理设施位于昌化溪北岸,建成后可集中处理片区200多户村民生活污水,农畜污水,实现生态处理、达标排放。
在后葛村:
春耕备耕支农惠农服务活动正在开展,对着调研组带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及普通农村的优质种子、化肥、农资礼包等,村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三个字“政策好”。
在石铺村:
石坎片八个组一千余名村民出行的唯一通道昌孙公路正在开建,这条出了名的“烂泥路”马上要成为村民口中的致富路了。
坚信
说到以后的发展,我们都有信心!

在朱白村:
村支书郑国祥兴致勃勃地向调研组介绍整合现有山核桃种植、采摘、加工及流通产业链,实现集约化经营的思路。
在东街村和西街村:
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8300厂区块和金属板厂区块等项目群众改造呼声最为强烈,畅想起改造以后的美丽环境,个个眉飞色舞。

在孙家村:
已经和村支部共建一年的财政局机关七支部再次跟随调研组回到村里,在种下党建共建林的同时,围着紫溪河一起讨论河长段长制的长效化。
在九龙村:
村民已经开始爽快地向调研组推销起了高山蔬菜等农产品“我们这儿种的菜比其他地方种的菜好吃咧,你们要给我们去宣传宣传的”。
在朱穴村:
村民代表更是和调研组说道,“一次两次做得好并不难,你们一年两年来,我们的信心越来越有了!”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紧紧围绕全市“百千万”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部署要求,严格落实“365”基本运行体系,把“百千万”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使活动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村基层基础的有效手段,成为解决百姓问题、拉近干群关系的有效平台,成为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服务能力的有效载体,以更加一流的状态为杭州一流城市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