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市“百千万”活动新闻媒体通报会4月9日在上城区小营巷举行,活动开展一年来,解决了哪些民生实际问题?今年又有哪些计划安排?

一年来干了5万多件民生实事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去年杭州市创造性地开展了“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不仅加强了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而且解决了基层和群众大量实际问题,更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群众说说“百千万”
“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推出以来,涌现出了很多新做法,杭小微这就带着大家去看看各种新鲜事、听听新声音。
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专业医疗服务
上城区复兴南苑的章凤美大姐是低保户,“我身体不好,行动也不方便。‘百千万’调研之后,街道和区里的卫计局合作,为像我这样行动不便及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上门的医疗服务,每个月两次,还为我制定诊疗方案,我现在看病方便了,身体也好了,心情更好了!”
“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知名网络作家疯丢子发出的感叹。“原来我们这些网络作家电脑在哪里,人就在哪里,虽然自由,但没有家的归属,滨江区委宣传部在走访中听到了我们的心声,成立了‘中国网络作家村’,还制定了产业扶持政策,让我们有了安定下来的感觉。”

“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就是帮企业留人才”
这是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的人事部安经理的感激之语。在“百千万”走访期间,外来务工人员都提到了自己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破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经过大江东社会发展局,属地街道和企业服务处的三方努力,顺利解决了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问题。
“大鼻子校车来了!”
随着小女孩清脆的话语,橙黄色的校车缓缓停下,富阳新登镇潘堰村村民裘坤华把孙女送上车后,放心地回家干农活了。去年,市委办公厅蹲点调研新登镇,针对村民普遍反映学生接送车不及时,不开空调等问题,市委办公厅帮助指导新登镇实行了校车改革。去年9月开学时,12辆国标专用校车投入使用,1189个孩子们坐上了“安全、及时、舒适、美观”的校车。

“终于圆了‘大学梦’”
江干区法制办“百千万”蹲点调研工作组第一次来丁兰街道长睦苑社区时,社区里的老年人建议筹办社区老年大学。调研组第一时间对老年大学创立的设施配套进行了讨论,确立了由区级部门、街道、社区、社会团体共同提供资源保障的方案。目前,第一阶段已经开出了声乐、舞蹈、书法、西式烘焙、手机摄影、中医保健、剪纸课等课程,让老人老有所乐。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杭州市教育局在“百千万”走访中发现,淳安县梓桐镇的山上种满了山核桃树,但几乎接近了增收的“天花板”。“树上的文章做得差不多了,树下还能再做点什么吗?”市教育局通过与该县林业局沟通对接,推动建立了由林业党员包村的技术挂钩联系制度。
如今这个小山村已经在山核桃林下发展起了700多亩黄精(中药)。“‘百千万’给我们结了党员亲戚,今后技术上不再头疼,口袋子还会越来越鼓。”村民乐呵地说道。
“有了我们自己的‘村晚’”
今年春节前,一场热闹非凡的联欢晚会在新建成的临安区太湖源镇里畈村村文化礼堂内举行,歌曲、舞蹈、器乐演奏等节目轮番登场,将春节气氛推向高潮。
临安里畈村里文艺骨干众多,但以前苦于村内没有合适的活动场所,一些大型文艺活动都没法举办。“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开展以来,杭州市文广新局了解情况后,牵头启动了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太湖源镇走访活动组具体落实有关工作。新年前,一座崭新的文化礼堂终于落成。

共享书屋传递温暖
3月8日,滨江区滨和社区走访组一行走访人才公寓,一进门就碰到了推着婴儿车的何阿姨,她娴熟地从书屋里拿出一本《幼儿画报》,为叼着水壶的孙女念故事。
这样温馨的场面,得益于去年的“百千万”走访调研,当时,部分居民反映老人孩子借阅的场地和资源缺乏的问题,同时,也提出愿意将家里的闲置书籍拿出来与别人分享的意愿。于是,走访组协调社区,在住宅小区内设立了2个大型书屋和18个mini书屋,目前已募集书籍近4500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
“365”解密常态化的百千万
“百千万”活动将坚持不懈抓下去,成为杭州的金字招牌!
杭州市委在认真总结去年“百千万”活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百千万”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若干意见》,要求“百千万”努力做到全覆盖、常态化、求实效、高质量;聚焦初心使命、聚焦乡村振兴、聚焦矛盾化解、聚焦问题解决、聚焦基层创新。
针对工作运行“常态化”,特别提到了建立“365”基本运行体系——



“百千万”活动再次唱响了杭州春天的故事,杭州将以“百千万”活动催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工作再务实,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