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为河上镇送上四个锦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4-16 08:41:24 星期一   

发挥农村“内生”动力 撬动美丽乡村建设

近日,在萧山南麓河上镇的田间地头,多了一群来“走亲戚”的人——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百千万”蹲点调研组的干部。去年,“百千万”蹲点让这群“城市人”与农家的大叔、大妈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他们又来了!

新规划的03省道从众联村中穿村而过,可谓是一条乡村发展的“致富路”,也是让群众走出大山的“惠民路”,得到了群众支持。但是宅基地规划在哪儿?农具等如何存放?拆迁补偿标准怎么定?

3月初,市局第三调研组到众联村边走边问民情,发现群众有情绪,就立即组织村干部进行协商,“要修好惠民路,更要用爱民心”,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社会稳定是第一要务,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把政策解释清楚,多考虑细节问题,如农具、畜禽处置等。同时调研组还及时向镇里做了汇报,要求加快与施工方的沟通协商,尽早确定拆迁补偿方案。

3月13日,当调研组再次来到众联村,俞玉刚等村民一见到他们就兴奋地说,拆迁安置已经解决好了,村民们很满意。众联村党支部书记俞伟达告诉调研组:“新的拆迁安置主要采用的是货币安置方案,宅基地请了专业的设计公司,有多套方案供村民选择。”现场,其他村干部也感慨:“你们讲得对,村干部只有把工作做细,群众才会认可你!”

3月16日,市局第三调研组走进东山村,村里的村容村貌较去年有了很大改观,但又碰到了新难题——垃圾分类工作推行难。

由于东山村人口多、面积大、村民的生活习惯等原因,村里垃圾处理存在“户无分类、村难收集”的问题。

调研组把走访中了解到的村民意见结合城市社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成功经验,给村干部们送上了四个锦囊:一是凝聚共识,多方动员宣传,重点从家庭妇女、子女教育等上下工夫,广泛树立减量环保的理念;二是示范带动,党员带头、干部带头、村民代表带头,组建志愿者队伍,设置垃圾分类“红黑榜”公示家庭垃圾分类情况,形成邻里争先争优的氛围;三是智慧治理,采用网格化管理,每户垃圾分类箱“私人订制”,门前设公示牌,建立家庭垃圾分类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村对户精细化管理;四是专业处置,建立村垃圾收集点,配强环卫保洁队伍,完善垃圾运转处置系统。

目前,市局15个蹲点小组已结对河上镇15个行政村,118名干部走访农户1772户,企业38家,召开民情座谈会33次,宣讲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16次,宣讲对象304人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11条,为乡村振兴提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30余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姜晓霞  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