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农村老党员的精神光芒——驻城西科创区纪检监察组“百千万”蹲点调研纪实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4-16 10:41:29 星期一   

近日,城西科创区第三批“百千万”蹲点调研组——驻城西科创区纪检监察组前往建德市下涯镇乌驹市村调研。


村里有一位80多岁老党员徐红珍,当调研组走进徐红珍家时,只见一个80年代初建造的土坯农房,家里大门是敞开的,却不见人影。不久,一位提着一只装满衣服水桶的老妇缓慢行走,当地干部说这就是徐红珍。

老人很是热情,连忙招呼调研组进屋坐下。 徐红珍老人首先讲起她家的基本情况,她于1958年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嫁到本村后连续当了30多年妇女主任,她的儿子在30岁时因脑梗英年早逝,儿媳也已改嫁到很远的地方,她的老伴也早已离世,现在她一个人独自生活。

徐红珍老人说:

“ 前些年买了建德农村社险,现在每个月有400多元收入,目前身体还可以,生活用用也差不多了,每逢春节过年时,村里也会拿500元现金来慰问她。

” 在问到对村里有什么意见建议时,她讲很理解村干部的辛苦,即使自己有困难,也不会给村干部找麻烦的。她回忆起那时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状态,每天都是高强度工作,休息时间很少,为了集体的事业,什么苦都吃得起,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为村民调解纠纷或去公社开会半天时间,自己都不去原大队登记申报记工分,心里明明白白一本帐,为集体付出是应该的,作为一名党员,就要扛起责任,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一位农村老党员,她早年入党,理想信念那么坚定,家里曾遇到那么多磨难,品质意志仍然那么坚强,她的自强不息精神和节俭、廉洁和执着人生态度,闪耀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光芒。”调研组一位成员说,群众就是老师,也是深入做好“百千万”活动的精神动力。

蹲点手记


在“百千万”活动中,我到了建德市下涯镇乌驹市村蹲点调研,通过深入走访各层面,取得了初步成果。我感到在时间短、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讲好“三心”话尤为重要。

一是与村干部交流要多讲有信心的话。该村地处320国道两侧,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离建德市区及高速出入口都较近,家家户户小洋楼,长年外出承包土地种草莓的100多户,有20多家民营企业,但由于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新一届村两委干部认为本村存在民富村穷现象,在“三无”(无集体土地、无集体资金、无人才资源)情况下感到无计可施,针对群众期盼大与工作压力大并重的情况,我们与村两委一起共商解决困局的办法,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解放思想,不找市长找市场,最大程度发挥好本村优势,要努力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盘活各类资源,带领创出一条适合本村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

二是与村民群众交流要多讲贴心话。无论是走近田间地头,还是随机走访村民家里,我们与老百姓不摆架子,用朴实的语言说明意图,主动与村民套近乎,从聊家常中摸清广大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让老百姓掏出心里话。该村一老党员说,他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对如何落实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特别感兴趣,现在本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创业了,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幼弱病者,如何把年轻人吸引回村是一个当务之急,打好文创牌,让村民入股搞旅游业养生产业等,来带动整个村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希望村干部带头干净干事,团结广大村民全面建成富裕美丽的新农村。

三是与企业主交流要讲鼓心话。我们实地走访了部分企业的车间,了解到一些传统产业包袱很重,如一家主要生产出口为主的电工工具企业,他们感到这块越来越利薄且是个鸡肋,我们就鼓励企业主,并牵线搭桥,想方设法帮助促合走合作发展之路。我们感到,讲好上述“三心话”,就是对待新农村建设要有真情投入,对待农民群众要有感情融入,对待帮扶工作要有激情介入。只有这样,“百千万”活动才能见到实效。

市纪委驻城西科创区纪检监察组 夏建纲

来源:杭州组工  作者:  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