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百千万”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市钱投集团快速行动,组成22个调研组,分批赴於潜镇30个村(社区)集中蹲点调研,用身体力行答好全市交办的“十道题”。

截至目前,共召开民情恳谈会、座谈会等次数30余次,开展乡村振兴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讲30余次,宣讲对象涵盖730余人,结对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次数30余次,研究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思路次数30余次,收集各类问题72个,发现基层破难好典型好做法案例数3个。
以规划引领助推乡村振兴道路
钱投集团第一批蹲点小组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云夫率领下开启了“百千万”蹲点调研工作。3月14日上午10点,於潜镇政府四楼大会堂挤满了机关干部、各村书记、堰口两委班子成员。调研组结合於潜镇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做主题宣讲,重点阐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有关“乡村振兴”的内容,如何大力推进乡镇的规划建设。

堰口村的夏传红,家里91岁高龄的父亲和87岁的母亲,去年盖起了新房。60多岁的缪承浩,有个女儿,在金融行业做得蛮好,但三十多岁了还未成家,大伯有点发愁。调研组挨家挨户走访,“家里几口人?”“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平时生活有没有什么困难?”“对村两委、镇领导有没有什么意见?对村镇发展有没有好的建议?”……问题一个个问,心声一笔一笔记,本子上写得密密麻麻。

在堰口村村委会旁,一处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这是一座约200年历史的古民居,去年钱投集团蹲点了解情况后,决定让集团下属开发公司组织力量进行修缮,尽可能修旧如旧。待修缮后,这里将作为文化场所,届时村民又多了一个文化娱乐的好地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於潜地处临安腹地,天目山余脉群山环抱,天目溪缠绕其中,生态资源极好。出于长远发展考虑,镇党委、政府将工业平台进行整合规划和集中管理,逐步改变工业平台分散、质量不高的情况。如绍鲁村和南山村招商地块,原规划为工业平台,经整治后呈现良好生态面貌。调研组来到现场,与投资企业沟通,了解项目推进情况。
新农村展现新气象
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魏丹英带领的第二组蹲点小组来到了光明村,光明村目前向80余户农民流转土地300余亩退化竹林地,以农民入股的形式成立村级集体农场“光明农场”,种植荸荠、水稻、於术、香薯、香榧、桃树等经济作物,化零为整、拓展销路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蹲点的这一周时间里,蹲点小组与村两委班子打交道的时间很多,最大的感受就是心底无私,担当实干,互相帮衬,互相理解。在与两委进行村情恳谈时,通过周潮滨书记、徐旭明主任带领的班子相互补充、相互搭台的介绍,让蹲点小组全面了解了这个村子目前活力十足的发展形势和班子前瞻的思路。村委会旗帜鲜明、氛围浓厚的党建阵地催人奋进;窗明几净的农家书屋舒适雅致;高大宽敞、设施齐全的文化礼堂受人青睐。这些随处可见的细节,若不是一个团结、齐心的班子去思考策划,是难以做到的。

调研期间,蹲点小组来到农场,看到的也是一心谋发展的一个班子——走访中,他们一刻不停地讲解村情,讨教农场的发展,谋划资源的引进。就在调研这几天,支委、村委的几个干部一直在忙活着农场入口的绿化提升和管理中心的修建维护。尽管农场规模有待扩张,运营模式有待创新,但村两委的这股子齐心和干劲让蹲点小组每一名成员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
聆听民意促民生
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茹文带领的第三蹲点小组来到堰头27号赵建民家,邻居们当时正好都在她家一起包清明粿,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家常,对去年的诉求落实进行了回顾,如截污纳管、垃圾分类集中清运等问题通过集团和村民们共同努力,目前都已得到了有效处理,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蹲点小组又来到老党员邓炳森家,他是村里的老村书,现在是村里老年协会会长。老人身体健康精神好,希望新农村建设项目能够落到实处,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蹲点小组结合走访情况,与在场村民交流发展思路,探讨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如何拓宽销售渠道;鼓励村民发展盆景栽植,发挥规模种植效应,并对接杭州花卉市场等,为农村经济发展探寻新思路。

本次百千万活动,钱投集团带着问情于民、问计于民,解决村民所需所盼的初衷而来。同时,有村两委班子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各村优异的自然禀赋作基础,使参加蹲点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更加坚定要帮助於潜镇出谋划策,壮大集体经济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