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村位于富阳区大源镇南部,2007年由原庄家村、兆吉村、朱家门村合并而成,现有农户845户,总人口2819人,区域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5亩、山林15000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当地竹纸生产加工、外出经营门窗业以及到企业打工,2017年大同村村级集体收入6.99万,属于典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
大同村是远近闻名的传统造纸文化村,经过历代人努力,在国内享有知名度和美誉度。村内有造纸文化基地蔡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庄富泉,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富阳工匠”朱中华,文化底蕴深厚。
2017年,大同村村两委就提出创建纸文化特色村的想法,以纸文化教育实践为主线,打造“富阳竹纸一日游”,从根本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但面对基础设施薄弱、本地人才稀缺、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村干部下不了创建的决心。
今年3月,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全面开展,区政协办走访联系大同村,区政协主席陆洪勤带领区政协办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大同村,开展“百千万”蹲点调研。
乡贤恳谈聚合力
实地踏看细了解
陆洪勤主席肯定了大同村环境优美、文化厚重、产业特色、乡贤众多的发展优势,希望大同村要牢牢把握优势,切实补好短板,科学谋划、统筹推进,重点做好“规划、产业、生态、文化、党建”五篇文章,全力推动大同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区政协办的支持,
坚定了村两委的信心,
打开了特色村发展的新思路。
4月底大同村正式申请特色村创建项目,迈出了创建“富阳传统造纸文化名村”暨消薄计划的第一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拆整行动。
第一招:建议拆、立即拆
区政协在实地走访时发现大同村危旧房、附房较多,既影响集体土地的有效利用,也影响了特色村创建,建议村进行有计划的拆除,为村集体事业发展释放空间。
镇村干部也达成了共识,立即开会讨论、实地踏看,明确拆除任务,绘制拆除清单,责任到人,加班加点入户谈判签约,以“呼吸不停工作不停”的攻坚状态开展拆整工作,誓要拆出空间,拆出公平,拆出口碑,拆出老百姓满意度和镇村干部的公信力。
拆后利用将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完善停车场、公园绿化等配套,解决无房户危房户建房困难,全力推进村庄有机更新。
截止目前,拆整行动已经累计拆除危旧房、附房、乱搭乱建27处,共计约2000平方米,得到街坊邻居的大力支持。
拆除前
拆除后
拆除前
拆除后
第二招:建议整、立即整
区政协在走访中发现大同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村庄环境太差,群众要求整治的愿望也很强烈,建议村以“百花大会”、 创建“浙江省卫生镇”为契机,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
▲不仅要“拆”,还要“整”!
4月份开始,村两委发动党员群众、妇女代表开展洁美家园创建行动,通过实施“庭院、道路、河道、村庄”等点线面结合的综合保洁工作,全面清理整治各类环境卫生问题。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说干就干!
现在的大同村,干群一心,拆整行动势如破竹,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区政协办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为大同村的创建竹纸文化特色村,振兴大同经济出谋划策。下一步大同村将收回老台门,归村集体统一支配利用,修复后用于民宿和书画创作基地,用出租的方式,收取租金,提高集体收入。
消薄任重道远
大同蝶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