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百千万”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5-16 10:53:55 星期三   

念好“四字经” 走好“百千万”

为贯彻落实全市“百千万”活动部署会精神,按照市委办文件要求,名胜区党委高度重视,认真谋划,迅速落实,计划在5月下旬实现西湖街道9个村6个社区的走访全覆盖。

认真谋划 ,迅速部署,突出一个“快”字

在名胜区召开的全区党建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翁文杰亲自动员,部署“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工作计划,翁文杰挂帅担任梅家坞村蹲点组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联合各部门、西湖街道干部、驻村干部,共组成15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结对一个村(社)。

在走访中,翁文杰带领相关部门同志,多次前往梅家坞村,走村入户与村民们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村民心声,了解群众需求,当有群众反映梅家坞村道石板路易松动,道路坑坑洼洼维修困难,翁书记立即与西湖街道领导与村班子前往现场查看,并研究商讨解决方案。

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各工作组积极行动,从全体机关干部,到街道工作人员、村干部和党团员志愿者,都投身到了蹲点走访的一线,真正做到了全员出动,保证村村户户都能见到干部。

组团蹲点,上山入村,突出一个“全”字

3、4月的杭州正是乍寒还暖之时,也是景区百姓最繁忙的时节,景中村的茶农以茶为生,每到了这个时节都在茶山上争分夺秒地采摘春茶,家里几乎看不见人,等到茶农回了家,又得赶着炒制茶叶。

为了不影响和耽误景区村民茶忙时期的工作,“百千万”走访团的党员干部们提前向村社干部摸清村情村况,准确把握好走访的时机和场所。

除了走村入户,党员干部们还走上山坡,在茶地里与正在休息的百姓们聊;

走进茶庄,给茶农搭把手的时候顺便拉拉家常。

干部们除了走村入户一对一走访,还通过召开座谈会、宣讲会等形式搜集群众的问题和意见。

在走访时,尽可能选择午间、傍晚等群众在家的时间点,尽可能地为老百姓考虑周全。

理顺机制,即走即报,突出一个“实”字

在走访常态化阶段,名胜区通过理顺四项机制将“百千万”活动向深处,向实地推进:

一是健全助推工作机制

通过“线上群组沟通+线下例会协调”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走访团联系人工作微信群与QQ群,由入村走访人员即时报送走访的图文信息,保证了走访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反馈,实事求是上报。

二是健全信息采集机制

在走访中实施“一户一表”的信息采集机制,每次走访,走访人都需要填写一张“走村入户登记表”,走访户数、排查问题、收集的建议等信息都需要事无巨细地记录在内,并梳理汇总在“问题清单”表内,定期发送给名胜区“百千万”活动办公室进行汇总。

三是健全问题处理机制

形成“简单事项当场办、复杂事项部门交办、困难事项领导领办”三级处理反馈机制。推行“每月例会”制度,每月20号召开“问题分解例会”,各蹲点组联系人在会上汇报走访情况和搜集的问题、建议情况,再由各项问题、建议的责任部门联系人将问题、建议带回去,立即展开整治工作。

四是健全评优评先机制

将“百千万”走访以及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到各部门年底考核项目之中。

党建引领,结对共建,突出一个“稳”字

建立结对共建机制,开展与联系村(社)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干部”、“资源”双下沉。

首先

每个走访组团至少由一个机关支部牵头,以党支部为载体开展走访结对活动。

其次

广泛开展“理论共学”,将走村入户宣讲与集中宣讲相结合,在景中村扬起了十九大的精神旗帜;其次,积极落实“组织共建”,抓好支部共建工作,协同开展固定主题党日活动;要求15个蹲点组组长“下沉”村(社)支部,共同参与组织生活会。

最后

擦亮全域党建“特色招牌”。

以党建为抓手,培育基层样本,推动景区村社形成以“法治社区,红色栖霞”为主题的红色风景线,以“美丽茶乡,绿色梅坞”为主题的绿色发展体验区,以“创业福地,蓝色长桥”为主题的蓝色创业新天地。

下一步,名胜区将继续落实市委领导要求,深入贯彻上级文件精神,

将“百千万”蹲点调研工作与当前重点工作结合在一起;

将景中村环境整治提升与锤炼培养干部队伍结合在一起;

将“百千万”蹲点调研工作与当前重点工作结合在一起;

将提振队伍精气神与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结合在一起。



来源:杭州组工  作者:  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