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聚民心 服务钦堂更有信心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从3月12日开始,市外侨办再赴建德市钦堂乡开展“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通过去年“百千万”活动的努力,既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为当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再赴钦堂,带着“重回故乡”的情怀,大家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了!
今年的 “百千万”活动启动后,市外侨办围绕“十个一”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走村入户、走进一线,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积极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助推乡村建设发展。截至目前,累计走访农户1278家、企业14家,组织十九大精神宣讲8场,撰写思想体会或调研手记22篇。此外,针对去年“百千万”活动指出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先后召开各类民情恳谈会、座谈会等共29场,发现并收集了18个方面的问题,征求群众意见后提出意见建议42条。大家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在嘘寒问暖中厚植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在默默为百姓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中践行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承诺。
让我们一起看看小伙伴们的感想和身影吧!
调研手记一
以服务百姓群众为己任
杭州市外侨办党组书记、主任董祖德
“百千万”活动寄语:不忘初心,凝聚人心,围绕中心,上下同心,既是“百千万”活动的初衷,也是确保“百千万”取得成功的保证。
带着一种“重回故乡”的情怀,我全身心投入到走访调研中。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我走进钦堂大道旁的一家小旅馆,记忆中,去年来时这里还是一间仓库。旅店的老板娘把我当顾客热情接待。一阵家常之后,我问其缘由,她开心地对我说:“现在山绿了,水清了,外地的人多了,我就回来干老本行了”。
老乡的回答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也让我对习近平总书记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公仆”情怀油然而生。全市的“百千万”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贴近群众、凝聚民心、践行宗旨的平台,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利用“百千万”活动机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忘执政为民的宗旨,以服务百姓、为民办事为己任,用好外侨资源,切实为钦堂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我办将发挥外侨资源优势,努力为钦堂乡发展贡献应有之力。一是在扩大宣传上善用外侨资源。结合国际友城活动开展,发挥海外华文媒体作用,动员并组织国际友人到钦堂乡参观体验,把更多国际元素、先进理念融入钦堂乡的“稻香节”等重大活动当中,帮助当地开拓视野,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在助力乡村振兴上以侨为“桥”。从碳酸钙产业、农产品种植、乡村旅游等方面入手,发挥侨商会作用,组织有实力的的侨商到当地考察投资,为促成双方合作牵线搭桥,努力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上发挥侨务资源的独特优势。三是在强化基层党建上“牵手联姻”。乡村要发展,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以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党员党性修养为目标,开展机关党委和乡党委、机关支部与村委支部共建活动,在互动交流中增进鱼水感情,提升服务本领。
调研手记二
同心共筑幸福梦
市友协专职副会长 邬莲平
“百千万”活动寄语:党建引领发展,实干造福百姓,实现干部创业新作为、村庄面貌大变样、群众评价增满意。
带着春天的气息,非常高兴再次来到今年的“百千万”活动对象钦堂乡。去年,我曾三次来乡里蹲点调研,深入走访座谈,了解乡情民意,体会基层工作,与乡村干部群众同工作同劳动同学习,结下了深厚友谊。此次重返钦堂,倍感亲切,心里有一种来走亲戚的感觉。令人欣喜的是,短短几个月,这里的面貌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美了!杭州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可见一斑,由衷的为钦堂喝彩!
我这次的蹲点调研对象是钦堂乡蒲田村,按照“百千万”活动要求,在几天的时间里,我与全村党员代表30多人交流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拜访了许多老党员、老村委干部,也走访了杭州旭鹏智能箱柜有限公司、浙江耀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还参加了钦堂乡工业经济暨“三招三引”大会。一路走来,我与许多群众心贴心交谈,倾听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存在的难题和意见建议,为他们下步发展提出我的建议和想法。每一次交谈,既让我触动、更让我感动,感动于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感动于企业家们的努力和奋斗,激励着自己要在“百千万”活动中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
走访中我发现,蒲田村村民的房子普遍都很漂亮,很多人依托附近的企业实现“家门口就业”或者自主创业,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准都非常不错。大家对目前的生活都比较满意,也对农村今后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有位农户一家三口,儿子在外打工实现自给自足,妻子身体不好在家料理,丈夫仅凭一己之力赚到的辛苦钱,照样盖起了象样的楼房。他妻子在和我交谈时说:“现在的农村,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过上小康生活不成问题。”旁边的一位老乡接着说:“过去小时候在电视里看到国外的房子那么漂亮,十分羡慕;现在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住的房子不比他们差,甚至比他们更好!这都是因为我们生逢盛世,托了共产党的福!”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富裕了之后,眼界开阔了,有的自己设计建造的房子美观气派,不逊于名牌楼盘的乡村别墅;有的在自主创业的同时,自费添置高级赛车参加公路自行车越野比赛。我深深地感到,新时代农民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层次不容小觑!
走访中,我还与乡政府三位年轻干部作了深入交流,让我深受感染。他们当中两位是87年的、一位是94年的,都是学有所长的大学生,农村基层工作对年轻人的培养和锻炼显而易见,有位家在杭州的年轻干部准备扎根建德安家落户,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可见杭州新农村建设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他们将逐步成长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更是农村未来发展的希望。
调研手记三
聚力把乡村建设得更美好
市外侨办主任科员 苏梦
“百千万”活动寄语:只要政府、企业、百姓形成坚强合力,钦堂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前段时间,我在办领导的带领下,再赴建德钦堂乡钦堂村开展蹲点调研,这是我时隔半年第三次来到钦堂乡。此行切身感受到了钦堂乡的新变化。在走访时,墙上新添的美丽墙绘吸引了我的注意,有核心价值观主题墙绘,也有满山盛开的杜鹃花,使人眼前一亮,不禁驻足观看。清渚溪边樱花绽放,华灯初上时,复古风的红色路灯整齐排列,向远方延伸,村民们多了一个散步健身的好去处,来访者多了一个拍照留影的取景地。
听村干部介绍,清渚溪边道路建设、绿树种植及景观亮化工程基本完成,钦堂村正申请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积极开展“清洁乡村建设”活动,推进钦堂公园、“五水共治”污水处理、标准垃圾中转站、旧村改造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钦堂乡碳酸钙资源丰富,为村经济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资源开采和企业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环境破坏和粉尘污染的隐患。调研期间,我们走进了一家大型碳酸钙企业。经过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得知,环保问题逐渐得到企业的重视,当地一些大型碳酸钙企业已经着手通过设备更新以及洞采、山体“复绿”等技术手段减少粉尘污染。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观念上的保障。
随着乡村生活环境改善,就业机会增加,近年来出现了年轻人回乡扎根的可喜变化。通过与维好多猕猴桃采摘基地的工作人员交流中得知,负责销售的一位年轻姑娘辞去在建德市某医院的护士工作,重返钦堂乡工作生活。青年返乡为当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逐梦,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