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湍口镇二联村位于湍口镇西南部洪岭山区,距湍口镇政府20公里,现有农户188户,常住人口565人,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21807元。
二联村面临着主要困境
一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作为典型的山区村,全村188余户人家零星地分布于考坑和二联,特别是合青公路还未打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二联村与外界的交流。同时外出务工人员多,形成规模效应的先天条件不足。
二是人口规模小,年轻人才缺乏。全村常住人口不到600人,年轻人外出打工多,留在村里的村民年龄相对偏大,学历偏低,存在观念陈旧等不足。
三是虽有特色,不成规模。二联村虽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处于桐庐、淳安、临安三县交界处)但是缺乏规模效应和特色资源,农家乐等不成规模,现代农业先天不足,劳动力缺乏,导致二联村仍然属于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合青公路的开建,使原本就相对困难的集体经济承受了100余万元的债务,发展后劲和动力不足。
为了响应市委“百千万”活动号召,做好“服务新三农”工作,进一步推进“百千万”蹲点调研,助力乡村“消薄”,结合当地特色水产养殖产业,日前,杭州市农业局在临安湍口镇举办一期以溪流性鱼类繁养殖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示范推广为主题的培训班。湍口各村养殖户积极报名,近50人参加。
石斑鱼作为临安知名的土著水产,曾位列临安“新三宝”。因味道鲜价格高效益好,养殖户的养殖热情很高,人工养殖越来越多。
杭州市农业局在此次“百千万”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养殖户们由于缺乏石斑鱼的各项养殖技术,从繁育到养殖,一直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不少石斑鱼养殖户难以为继。
本次培训都给大家准备了什么“干货”呢?
精心策划!专家坐阵!
本次培训针对水产养殖户养殖“痛点”精心策划。培训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石斑鱼等溪流性鱼类繁殖与养殖技术和杭州市池塘内循环“水槽式”流水养殖技术应用与实践。好培训当然要好老师,此次培训邀请专家“坐阵”,分别来自杭州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水荣,以及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姚子亮,现场对养殖户存在的问题逐一击破。
满满的干货!活跃的气氛!
整个培训干货满满,专家们分别介绍了石斑鱼等繁育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点以及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大家传经送宝、答疑解惑。湍口镇各养殖户们认真听讲,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重点。对于不懂的,用手机拍下并标记下来。期间与专家们积极请教探讨,专家们也给大家耐心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Perfect Ending
时间过得很快,一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湍口镇养殖户们收获满满,心情格外美丽!他们特别感谢此次杭州市农业局的安排,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表示回去之后就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期待未来养殖规模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