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农村
是服务广大群众的“第一阵地”
基层工作
是干部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大江东落细落实“百千万”蹲点调研,从机关部门选派16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蹲点村担任“第一书记”,让干部脚沾上“泥土味”,多些“乡土气”,提升蹲点调研、联村帮扶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为大江东建设“展示新时代中国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窗口”打好基层基础、培养基层动力。

精准选派挑“虎将”
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大江东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载体。
今年,大江东着眼“百千万”常态化制度化,采取“一局一村”模式年度有机轮换调研村社,在机关部门与蹲点村党组织“结对子、找路子”基础上,选派优秀机关党员干部担任蹲点村“第一书记”,进一步优化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成长路径,推动各级干部在破解群众关心关注的一桩桩“关键小事”中成长成才。




村集体经济如何壮大?
农民的养老保险如何解决?
村容村貌如何提升?
围绕“十个一”蹲点任务,扛起“七个员”职责使命,16位“第一书记”将从党建工作、村庄建设、基层治理、生态治理、项目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等多领域,重点对蹲点村的“自转能力”“造血功能”进行“点对点、一对一”帮扶指导,当好“结对共建联络员、乡村振兴参谋员、民生关切服务员、村民自治监督员、社会治理调解员、村风新貌宣传员、基层样本指导员”,真真正正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扑下身子带头干
“第一书记”庄严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重温庄严的入党誓词,“第一书记”的宣誓响彻会场,心中早已种下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奋斗的种子。
作为群欢村“第一书记”,大江东行政审批局局长陈琦深感责任重大,也深感使命光荣

他表示,“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走访,而是要从走访中读出人民的情怀,读出乡村的变化,读出发展的机遇,读出生活的挑战。“我愿以‘真心’换‘知心’,以‘贴心’换‘放心’,以‘恒心’换‘信心’,将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从调研走访中排摸出来。”
作为“第一书记”接收单位之一,河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施峰表示

“‘第一书记’来了,就是亲人来了。‘联村’更‘联心’,作为街道以及帮扶单位,我们一定会充分信任和支持‘第一书记’的工作开展,始终与之保持同心、同向、同力,为联村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和服务。”
义蓬街道义盛村村党委书记毛泉红自己富起来的同时不忘带领乡亲一起奔小康。

“企业经营得好坏是我个人的事,村子管得好不好是关乎老百姓的事,我将和‘第一书记’一起用脚步丈量民情,合力助推乡村振兴的义蓬实践。”
结对帮扶破难题
锤炼铁军排头兵
选得准,沉得深,干得实。出征仪式后,选派的16名“第一书记”将第一时间到蹲点村报到,开启为期1年的联村帮扶工作。集聚区“百千万”活动办着眼典型引领、考核督促,将组织评比表彰先进,作为干部日常管理和考核督促的一项重要依据,激发“第一书记”沉入基层,心系群众,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

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组织部)部长陈金泉表示,“第一书记”是“宣传队”、“播种机”,要主动出击,履职尽责,在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宽广道路上干出高度、干出速度、干出进度、干出力度、干出深度。

“大江东是个干事创业的好地方,是实现梦想、展示才华的大舞台!”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詹国平要求:“‘第一书记’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初心使命,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以“忠诚、担当、正派、实干、廉洁”为准则,展现新时代大江东机关党员干部新作风、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