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是什么?
是责任,是信任,是期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夏日的天目山大地,生机勃勃,市国土资源局调研组再次来到天目山镇,带着“学习、调研和真诚”之心,聆听藻溪村和严家村村民心声,感受着百千万活动开展这一年来的变化。
走访天目山镇
接地气
带着一颗学习的心
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藻溪和严家两个村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听到了“弄长制”、“包干到户”等好建议,看到了“运笋管道”、“取水器”等好做法,见到了“美墙绘”、“好家风”等新景色……这些做法、好想法,正是推动新时代改革落地的好点子、好路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摸实情
带着一颗调研的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当前,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社保、医保、资金、规划、就业、上学、科技、转型升级……等等,需要攻克的难题很多,需要突破的障碍很多,要破解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勇当新时代“探路者”的使命担当,亟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只有把基层情况摸准了,才可以“对症下药”。
补短板
带着一颗真诚的心
身入更要心入,只有真正调研,真正了解基层实际、了解基层需求,才能把群众的“心事”当成“大事”来做,才能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也才能真正瞄准问题、拿出办法、补齐短板,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走访藻溪村村民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四天走访,感到有很多收获,体现在以下四点:
民心顺
拥护党的领导发自内心
“一天一个变化,这个变化是党带来的”、“现在日子好过了,都是党领导的”……
走访过程中,经常听到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心声,老百姓现在想的最多的就是,在这样的好党、好政府、好班子的带领下,一家人怎样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市局领导与当地村镇对话乡村振兴
环境好
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在一系列组合拳下,乡村的环境越来越好。这些触手可及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深切地体会到环境美好以后的愉悦,愈加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生态文明建设已深入人心。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后的藻溪村貌
乡愁浓
传承历史刻骨铭心
“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宅子,你看这雕花多好,不舍得拆啊” ……
在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百姓们已经不再简单的大拆大建,注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人文积淀,在整治中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展现乡村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讲好小城故事,传承家乡文化。
走访严家村村民
新时代
乡村振兴振奋人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党中央“三农”政策的创新发展。
当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农二代”出现离土、出村、不回村趋势。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现行宅基地制度下,用地供需矛盾尖锐、闲置宅基地增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止住乡村凋敝、全面激活乡村的关键,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的号角,深深振奋着父老乡亲们的内心。
结合本次走访调研,下一步,我们重点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用心用力,努力答好“百千万”问卷:
1
要真心实意解难题,着力在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困难问题上用心用力。
全面梳理本次走访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真心实意地系统性地帮助解决。饮用水问题是藻溪村村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道路问题是严家村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在督促村两委作为问题的责任主体,增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部门优势,加强与水务集团、交通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对接,积极争取支持,帮助两个村合力解决道路、饮用水等问题,让老百姓直观感受到百千万带来的变化。
邀请水务集团对藻溪水源进行检测
2
要同心戮力强支部,着力在帮助提升领头雁能力水平上用心用力。
好的领导班子,是决定乡村发展高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积极提升领头雁的能力水平。
1
明确思路
积极帮助村两委班子形成“发展靠存量、发展靠大家”的观念,结合村子特色,拟制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路径。
2
示范带头
充分发挥党员,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带头示范作用。
3
廉字打底
始终做到政治坚定、主动担当、廉洁自律、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形成“头雁效应”,打消村民顾虑,切实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产生效果。
3
要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在帮助找准定位定好规划上用心用力。
要按照统筹发展、多规融合的规划方向,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底盘,融合建设、产业、环保、旅游等多个规划,合理布局农居建设、农工设施、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要立足于实际,突出当地特色,形成“一村一规划”,比如严家村,高山资源非常丰富,其规划可在“高山特色”上做文章,藻溪村可以打造“红色旅游”等,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4
要齐心协力创条件,着力在帮助吸引人才资金项目上用心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资金,核心在人才。有力的资金支持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保障。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解决启动资金等瓶颈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严家村市里消灭经济薄弱村“石斑鱼养殖基地”项目开展,会同村镇分析研究尝试通过PPP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强化资金保障。同时,要处理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关系,积极利用各种政策和资源,把人才留住,特别是农村青年带头人,吸引走出去的年轻人“回巢”投身乡村振兴,竭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主任 方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