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谋划实施“十一个”专项服务项目,把蹲点调研活动推向新阶段。12个蹲点调研组根据联系结对村实际情况,发挥质监部门人才、技术、标准和信息帮扶特色,访农户、走田间、下地头,扎扎实实把技术和标准送到村民心坎上,和村民共同找寻农业农村发展的“致富经”。
浦阳镇新谊村有三个自然村(茗坞、低湖朱、朱家蓬),全村人口约1000人,土地总面积977亩,耕地面积527亩、园地85亩、林地287亩、水面78亩、占地1.41平方公里,该村属鱼米之乡,农业种植是全村发展的主导产业,事关农村增产、村民增长。
市质监局机关二支部在前期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里有个“新谊老朱果园”,种植葡萄面积达10余亩。由于受栽培技术短缺和栽培管理粗放等因素影响,该果园的葡萄品质和产量跟农户预期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当前又找不到合适的专家来现场指导。此外,村里还有一批蔬菜种植户,经常也会碰到蔬菜烂根、结果率低、产量不高等烦心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大大影响了村民种植生产积极性。
机关二支部在调研返回后,多方联系咨询专家,积极帮助新谊村种植户破解技术瓶颈和管理短板。经多方周折,在杭州市标准化院的支持帮助下,机关二支部终于争取到了杭州市农业水果专家郎元德研究员的支持,同意在繁忙公务中抽出时间专程赴新谊村开展田间授课,现场指导农户种植生产。
一到村口,郎教授就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很多村民早早就拿着自家秧苗,纷纷请郞教授帮助“诊断”和“把脉”。郎元德教授耐心给每一位村民解疑释惑、指点迷津,眉头紧锁的农户从焦虑无望中慢慢舒展开来。
来到“新谊老朱果园”,郎教授一会俯下身、一会儿踮起脚尖,一会儿这边摸摸、一会儿那边看看,像是在研究一台精密仪器一样专注。针对葡萄果园的现状,郎教授向葡萄种植户详细讲解了葡萄病虫害防治、丰产技术的方法,传授了精品水果园建设、农业标准化管理和防涝排水设施布局等必备常识。
他还对葡萄种植的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提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最后还向果农赠送了葡萄种植的实用书籍并留下了联系电话。他嘱咐果农,碰到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随时随地联系他,他也会尽全力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新谊村民对市质监局“送技术、送知识、送标准、送信息”蹲点调研帮扶方式纷纷点赞。乡村振兴关键在农业增产,技术、知识、标准和信息是破解农村发展的“金钥匙”,市质监局“百千万”蹲点调研帮扶行动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