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民情双访”出实招 推动“百千万”促落实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6-13 13:35:00 星期三   

带着主题蹲点调研,让干部走访更实在;通过技术平台,让问题办理更顺畅;征求民生实事的具体问题,尽力办好群众“小事”……

萧山区围绕市“百千万”活动有关要求,从3月份开始,在“民情双访”工作中开展集中蹲点调研活动,一个个蹲点调研小组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听民声、察民情,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架起了一座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主题+调研” 让干部走访更实在

因主水管老化、内壁生锈,位于北干街道绿茵园小区自来水管发生意外爆裂。之后,这一情况被反映给了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张刚带队的“民情双访”走访小组。在他们的协调下,一次多部门联合会诊,一次及时的第三方水质检测,让小区居民吃下了“定心丸”。

绿茵园小区建于1998年,当年用的是老式的铸铁水管,这些年来水管腐蚀得比较严重。现在,一个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也已提上议事日程。街道、社区正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列入明年的政府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适时启动对小区停车位、自来水管、管网等进行整体性改造,努力帮助居民解决后顾之忧。

“制度+技术” 让问题办理更顺畅

“老人看病很不方便;周边地区来我们这里偷倒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公交车站点设置得不太合理……”在进化镇三浦村,走访组成员打开“民情日记”,在其中一页的“收集问题”一栏里,条理清晰地列出了村民反映的问题。

在该栏后面,还有两栏,分别写着“流转处理情况”和“反馈情况”。“这是记录问题怎么解决的。镇街能够落实解决的,就当场交由镇街办理;不能解决的,就通过‘双途径’流转到不同的口子去解决。”走访组成员说。

调研小笔记

双途径流转办理,是指按照解决问题的难易度,将问题通过“民情双访”开放服务平台或问题交办单两个不同的渠道上传到有关部门,为实现“民情双访”收集到的问题“事事有落实”而专门建立的一个制度。

萧山区开通了基于微信的“民情双访”工作开放平台,开发“我要说事”功能,不仅参加蹲点调研的干部使用,也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智慧党建”的思维,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办好惠民实事。

目前,此微信服务已运行,并整合全区社会综合治理“智慧平台”力量,让群众“小事”通过手机流转、问题经由线上交办、数据后台自动统计。运行月余,累计收集问题建议事项850余件,已解决答复700余件,办结率达80%。

“收集+专办” 让群众小事更好办

住宅小区地面车库住人、开店经营、违章装修破坏房屋结构……这是“民情双访”走访小组人员深入村社收集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此类问题通过“民情双访”问题征集专报,得到了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对此,萧山区政府召开车库违规使用整治专题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车库整治工作,成立由常务副区长担任组长的区住宅小区违规使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城厢街道、北干街道、新塘街道、蜀山街道区域内的全部住宅小区车库,开展违规使用专项整治。

调研小笔记

目前,城厢、北干、新塘、蜀山四个街道的住宅小区车库违规使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887处违规使用的车库,已全部恢复原貌和原用途。

车库整治工作只是萧山区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一个缩影。“你来提,我来做”问题征集活动的开展,以户为单位发放书面意见征集表,共征求到民生实事的具体问题3200余个,由各组长单位牵头组织办理,把群众的心声汇聚起来,尽力办好群众“小事”。

来源:杭州组工   作者:  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