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夏,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进入全面攻坚冲刺阶段。在配水工程日常管理中,杭州市千岛湖原水股份有限公司在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地建立了五大工区,大部分员工住在一线。
今年“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开始后,该公司就行动起来,奔赴建德市乾潭镇蹲点调研,集中蹲点1周时间内,共走访行政村24个,企业34家,农户931户。调研组负责人陈云龙说:“从工程一线到蹲点一线,我们利用工区驻点和结对镇村距离不远、交通便利的优势,建立了6个小组20个左右的小分队,在兼顾一线工程的同时,灵活机动开展蹲点调研。”
在乾一村,调研组到村干部家中开恳谈会。村民十几人围成圆圈,大家意见最集中的是门口一条马路。
六公里长的西宋公路过去是一条柏油村道,是乾一村到周边村的必经之路。四年前,杭黄高铁建设,工程车需要运送砂泥石块,这条路也变得面目全非。“为了配合国家重点工程,我们是支持的。但四年了,施工基本结束了,这条路什么时候能恢复?”一位住在路边的村民问。因为门口尘土飞扬,很多路边人家常年关着窗,一下雨更糟糕,漫出一脚深的泥。
乾一村村主任徐素朝说,跟施工单位联系过,但道路修缮的事情还没有明确答复。调研组把大家意见都记录下来。
次日下午,调研组负责人带队到乾潭镇镇政府,向分管领导了解情况,又与杭黄高铁项目业主单位取得联系,积极推进问题解决。第三天,针对西宋公路修缮问题的协调会在现场召开,杭黄高铁、施工单位、镇村领导都到场参加,基本确定了修缮工程的相关内容。调研组表示,听说事情这么快有了进展,大家都很高兴,今后会定期掌握情况,督促相关部门抓紧做好修缮工程,给相信政府、相信“百千万”的村民一个交代。
“通过一周的集中蹲点走访调研,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乾潭镇实施给当地村民造成的影响感同身受,我认为民生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应关注民生。”陈云龙和调研组成员为此总结出了“四个重”:
一是重规划。工程方案设计除项目要达成的目标外,还要考虑点、线、面上的民生问题,尽可能地把老百姓的需求也纳入到设计中,实现共赢。
二是重沟通。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毗邻镇村农户造成影响,要在工程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做好沟通,并通过联乡结村、联合党支部共建等方式拉近与当地镇、村和农户的关系,取得当地支持。
三是重管理。施工过程中,有序的日常管理可以降低影响,定期的补救维修可以减轻损伤,这样实实在在地做些工作可以获得当地村民的理解。
四是重复原。施工过程中有问题有困难情有可原,当地村民亦会理解。当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应该主动践行当时承诺,交一份满意答卷给当地,并惠及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