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长大了我想当工程师!工程师可以设计大桥呀!特别帅!”
“叔叔,怎么能造这么长的桥呀?在海里,怎么造桥墩呀?”
“叔叔,我的物理学得不太好,高考能报考理工科的专业吗?”
“叔叔,能再放一遍那个造桥的视频吗?好厉害呀!”
孩子们趴在桌上,争先恐后地提问。
明明还是暑假,这是哪里在上课?
原来这是市交通运输局设计院的技术人员正在为左口村的孩子们讲解桥梁知识。
近日,针对办理解决左口村留守儿童关爱问题,市交通运输局设计院精心谋划了一次“暑期课堂”活动,来自一线的工程设计人员将一堂生动活泼的桥梁知识课带进结对共建的左口村。
来听课的孩子大多都是左口村的留守儿童,在这个暑假里,他们的爸爸妈妈还在为城市的建设付出汗水,孩子们只能在家中老人的看护下,通过书籍、手机上的影像图片来认识这个广阔的世界,而这堂桥梁知识课,一个小时的时间,既有宏伟壮丽的桥梁影像、通俗易懂的桥梁小知识,也有感人至深的造桥小故事,形式多样、内容引人入胜,很快就“俘获”了这帮调皮的小听众。
精心准备
准备这次授课的技术人员唐翔也是一名孩子的爸爸,接到任务后,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精心挑选图片,一帧一帧地剪辑桥梁施工动画,一遍一遍地梳理自己设计柴埠大桥时的思路,他把对孩子的热爱、对专业的热爱都注入到了这短短的一堂课里。在这里,孩子们了解了桥梁泰斗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的历史,聆听了赵州桥的传奇,解读了港珠澳大桥的故事,更重新认识了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千岛湖大桥。
梦想发芽
一次短短的“暑期课堂”,不仅仅是小朋友们意犹未尽,孩子们的家长听了也深有感触。
课后,许多孩子将自己的梦想通过画画的形式留在了纸上,他们郑重地把这些交给设计院调研组,还给他们喜爱的讲课叔叔讲了许多“悄悄话”,相互留了联系方式,一堂课虽然结束了,但联系的纽带却已接上。技术人员也非常感动,纷纷觉得,通过“暑期课堂”的活动,不仅将知识带给了这些留守儿童,更把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留在了这些孩子的心田,或许今天的这一堂课是微不足道的,但种在这些孩子心田的希望种子,必将在未来生根成长。
“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进入集中推进环节问题办理阶段后,市交通运输局明确责任、迅速行动,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分类处理,强化协调联动,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截至目前,围绕处理解决4项市领导领衔、20项市级层面等108项问题,党员干部走访8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