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杭科院由城建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工商学院、旅游学院、教育学院师生组成的8支小分队分别前往富阳万市镇“百千万”结对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万市镇的新农村建设助力。
发挥专业优势 助推农村发展
工商学院
工商学院电商助农小分队在彭家村开展了多项助农活动。他们详细了解了当地农作物的种类、数量及品质,考察了当地的交通路线,为之后的网络销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小分队成员们还化身“小先生”为村民开展美工、经营、客服等三项内容的电商培训,并带领村民们成功开通店铺,将商品陆续上架。国际商务专业专任教师陈文伟、辅导员张曼也前往彭家村开展电子商务主题宣传培训,向村里重点帮扶对象宣传了电商致富的思想。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Beyond青春派小分队分为教学组、彩绘组、后勤组前往罗宅村开展活动。教学组秉承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开展夜学支教活动,教村里的小朋友画画、写字、跳舞、讲故事。彩绘组每日顶着烈日在户外作画,画窨井盖、台阶和墙面。后勤组在村子里进行了拔草活动。罗宅村83岁高龄教师对小分队给予了高度肯定,并题字表示感谢。
旅游学院
旅游学院小分队在新民村团委书记吴清的带领下实地探访了葛岭山庄等实景,深入了解了新民村从矿业主导经济到美丽乡村主导经济的变化历程。作为校行知行走课堂的一份子,在完成实地走访后,小分队将为新民村制作美丽乡村宣传册、明信片、H5推送等宣传品,推动新民村旅游资源建设。
艺术学院
此外,艺术设计学院小分队还前往平山村、白石村开展“艺术制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成员们在村里开展了墙绘活动,为村庄的美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体验农耕文化 助推中非交流
由十名南非留学生和机电工程学院相关人员组成的“非”常之旅小分队先后走访了万市镇槎源坞村和富春山馆、郁达夫故居,达夫路商业街等地。在槎源坞村,南非留学生在村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农耕文化展示厅,详细了解了槎源坞村农耕历史与文化。留学生观看了村民们的越剧表演与民歌演唱,体验了“打麻糍”、下地摘菜等活动,切身感受了浙江新农村生活。在富春山馆和郁达夫故居,南非留学生领略了富阳文化,感受了富阳的发展,感悟了郁达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参观过程中,留学生们还向行人发放有关五水共治的宣传单页,为浙江五水共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村环保科普行 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响应美丽中国建设号召,工商学院、城建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等分别前往万市镇何家村、白马村、方里村、罗宅村、槎源坞村、东梓关村等地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工商学院
工商学院
环保小分队对何家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当地的环保卫生情况,在实地考察中寻找村子里存在的环保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小分队成员们将用废弃材料制成的环保工艺品赠送给村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村民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城市建设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浙山浙水”小分队拜访了白马村的老党员。同学们与老党员们一起观看了白马村改革开放40年的照片展。老党员勉励同学们在新时代抓住机遇,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奉献精神和担当精神的年轻人”。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灼夜耀星”小分队来到罗宅村,邀请当地的小朋友观看反邪教宣传展板,并为他们宣讲了反邪教知识。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邪教的本质,在宣讲结束后队员们为小朋友准备了颜料和画纸,并与小朋友们一起绘制反邪教宣传画。
机电工程学院
由机电工程学院20余名师生组成的“心”农村开拓小队走访调研了槎源坞村与东梓关村的部分农户,梳理了两个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多项意见和建议。在东梓关村,队员们还参加了当地“红芯驿站”志愿者服务中心组织的志愿活动,给村里的花草树木浇水,打扫道路,为东梓关村的新农村建设献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