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路上,群星闪耀。
2018年度杭州市“百千万”活动双十佳结果近日揭晓,其中,不仅有把城市经验搬到乡镇的基层样本;还有运用互联网思维为问题收集插上信息化翅膀的方法举措。
今天起,本次评选活动中的优秀成果将陆续展示。在推动发展、服务民生、化解矛盾、夯实基础、锻造队伍的过程中,各地各单位都有哪些好做法、好经验。今天要走进的是桐庐县的“问题网上交办机制”。
桐庐
问题网上交办机制
自“百千万”活动开展以来,桐庐县把发现好、解决好、反馈好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依托桐庐县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大联动平台),在全市首推“百千万(联村走企访户)问题网上交办系统”。所有走访发现问题通过系统录入、网上流转,实现了对问题发现、受理、反馈全过程精准管控,有效提升了问题交办效率和质量。
案例一
乡村振兴千难万难,关键在于缺乏人才。蹲点调研后,桐庐县合村乡全域旅游重点区块的后溪村竹溪乐园旅游综合体项目被搁置的问题被录入了“百千万”问题网上交办系统。县委组织部、县旅委一起协商,决定选派有旅游招商、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经历的干部配合专业团队助力项目,也借此锻炼干部能力,提升专业水平,探索乡村专业化人才培育的新机制。一直在县机关单位工作的刘国钢主动请缨,并因其较为丰富的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经验而入围。
“奔着问题去,对着难点改。”短短一个月内,刘国钢和队友们深入田野走访调研,摸清家底,搞清楚村里的产业基础,找出了一条适宜的发展路子。
2018年后溪“竹溪乐园”项自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营业额100万元,带动当地就业30余人。滑雪场项目正按照2019年春节前投入试营业的目标加快推进中,漂流二期项目在2019年5月份实现开漂后,将形成雪山漂流组合拳,大幅提升续航接待能力。
网上交办系统分两级建立交办网络,由县智慧信息中心负责统一受理、交办全县各类走访发现问题,各单位负责将走访发现问题通过系统录入、承办。县智慧信息中心可以通过系统直接将问题交办各单位,也可以将各单位录入的问题交办给其他相关职能部门。
为了实现对问题的精准交办,桐庐还通过建立问题精准分解机制进一步优化对问题的分类处置。在网上交办前,由县委组织部会同县智慧治理信息中心,召集国土、住建、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市“百千万”活动办向桐庐县交办的需县级层面协调解决的61件问题、需镇村层面协调解决的223件问题逐一进行分解,明确问题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同时对桐庐县各部门在“联村走企访户”中发现的问题,也由县智慧治理信息中心参照市级层面问题交办标准统一受理流转。
自去年6月份该系统正式上线以来,市级层面的284件问题在一周内即全部交办完成。桐庐县“联村走企访户”发现的900余件问题也实现了“即时发现、即时录入、随时交办、即时受理”。
案例二
凤川街道三源片曾盛产野生箬叶,一度成为村民的“致富叶”。然而近几年,由于干箬叶销售利润微薄,村民逐渐不愿上山采收,合作社的经营也日益困难。
该问题在蹲点调研后,被录入了网上交办系统。县委组织部、凤川街道一起协商后,选派了工作队进驻。经过深入调研,工作队想到办法,五芳斋等多家企业与合作社签下了300吨的干叶和200万片鲜叶年供货合同,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目前,合作社干叶销售已近300吨,贮存冰鲜叶的冰室也已在投资建设中。
为了进一步提升“百千万”开展实效,桐庐把深入开展“白访夜谈”作为常态化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抓手,县四套班子领导每半年进村(社区)开展“白访夜谈”1次、主要领导每月1次,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每月“白访夜谈”至少1次,县级机关部门主要领导每季度至少1次。还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把在活动中发现的低保户、低边户、低收入农户或其他确有必要帮扶困难户列为帮扶对象,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管干部每人结对一户,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所有结对慰问经费和物资由结对干部个人解决,目前已结对帮扶困难户7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