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帮助我,我也应该帮助别人
——周红英做出一个了不起的决定
2017年11月9日凌晨4点,余杭区中泰街道白云村6组村民周红英停止了呼吸和心跳。两小时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周红英家中,她20岁的儿子忍着巨大的悲痛完成了周红英的遗愿——捐赠眼角膜,她的眼角膜将帮助失明患者恢复光明。
50岁的周红英是一个热爱生活、爱漂亮的人,有一群姐妹淘。生前,周红英开着一家小店,丈夫冯水荣主要打工做保安,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还盖了新房。虽然经济上比较拮据,日子却也过得其乐融融。但命运的手总在不经意间给人以巨大的打击。在儿子上大学的时候,周红英开始咳嗽,而且一直不见好转,并伴有发烧,去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肺癌。从被诊断出肺癌的那一刻起,周红英就踏上了与病魔做斗争的征程,谁知这一斗就是五年。为了不让丈夫和儿子担心,不耽误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周红英没有消极,一直积极配合治疗。
可是治病的开销很大,家里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新房的装修也搁置了下来,只能简单摆放一些家具,紧靠丈夫打工的收入已经维系不了治病的费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村里的乡亲和亲友们知道了周红英的病情后,都纷纷自发捐款,为她筹钱看病。村里和街道相关部门也都纷纷伸出援手。很快,治病的费用有了着落。2014年,周红英告诉丈夫,她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她和丈夫说:“这么多人帮助过我,我最后一点能力,就是捐献遗体,捐献眼角膜,回报社会。”在她看来,自己已经接受了太多的帮助和温暖,她也应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去回馈社会,捐献眼角膜,让看不见光明的人重新看到这片美好的世界,这成了周红英最大的心愿。在周红英做出这个决定后,很多人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总是会笑着回答,“我没怎么读书,不会说什么大道理。我就觉得,别人帮助我,我也应该帮助别人。”
五年来,周红英和冯水荣辗转上海、杭州多家医院,总共做了十几次化疗;今年又经过多次转院、多次手术还是回天乏术,本来预计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依靠丈夫的关心和自己坚强的毅力,延续到了11月9日。周红英弥留之际,家人一直陪伴在她身边。最后与她告别时,丈夫冯水荣心情复杂,他不舍妻子的离去,心疼妻子的选择。“她得到了大家很多的关爱,她的愿望和遗体也得到了尊重。”冯水荣哽咽着说。
眼角膜已经成功捐献,冯水荣算是完成了妻子的一桩心愿。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继续完成。在接受余杭电视台采访时,冯水荣翻出了藏在抽屉里的记事本,村组里的乡亲借给他们的每一笔钱都清晰地记在上面。翻看笔记本的时候,冯水荣格外认真,因为这是他和妻子一起记下的账本:“里面划横线的就是现在已经还完了的,没划横线的我还会继续还。”这是冯水荣的心愿,也是周红英的心愿。
抗战肺癌五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之顽强。临终捐献角膜,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之伟大。现在,他们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值得我们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