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会消息
杭州市“两会”将于2月初召开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1-20 15:18:37 星期六   

上城区和江干区

昨天已票选出“十件实事”

本周起,杭州各个区县市已陆续进入“两会”时间,而杭州市的“两会”将在2月初召开,具体为——

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月4日至7日召开,正式会期4天。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将于2月2日至6日举行。

昨天,上城区和江干区2018年为民办实事十件实事刚刚投票选出,一起来看看新的一年,这两个区的区政府打算为老百姓做点什么?

2018年上城区要完成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60部

“你上过的体验最好的公厕,是怎么样的?”在网站“知乎”上,有人抛出这样的问题。回答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家都认为,一个好的公厕,应该符合“干净”“空气清新”“备有厕纸”“有母婴厕位”等条件。

自从2007年杭州启动建设“国内最清洁城市”后,之后每一年,杭州都把公厕提升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

2018年,还是这样。

上城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说,上城区目前纳入城管保洁范围内的公厕共126座,今年,计划完成青年公园等15座公厕的提升改造。

这些公厕,有的建筑时间早、内部设施陈旧、设计不合理……需要更新换代基础设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造男女厕位比例、增加婴童便位设施、增加“第三卫生间”等;有的公厕本身就比较好,需要进一步提高优化设计,打造“标杆公厕”。比如位于河坊街和中河中路交叉口的新宫桥停车场公厕,今年计划融入南宋文化,打造“仿古公厕”;还有位于庆春立交桥南侧的青年公园公厕,除了一楼公厕改造提升外,还计划在二楼设立“城管驿站”,可供环卫工人、城管执法人员等在工作间隙休憩使用。

预计上城区公厕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左右,全部由区级政府资金承担。

2018年上城区十件为民办实事——

1. 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个等;

2. 完成青年公园等15座公厕的提升改造;

3. 全区范围内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60部;

4. 开工建设南星单元小区绿地、东河环保公园等地下公共停车库等;

5. 完成行知幼儿园望江园区建设工作,并于9月启用;

6. 回族穆兴小学校舍提升改造;

7. 社区卫生服务站自助服务建设;

8. 设立6个普惠型康复护理站;

9. 新建或提升改造13处中心微型消防站;

10. 完成10处截污纳管建设,100处准物业小区雨污水管网混接点治理等。


 

只“喝”雨水的方渠每天“误吞”5000多吨污水

今年江干区要对秋涛路沿线38个小区“雨污分流”

很多杭州人不知道,就在城东南北向主干道秋涛路底下,藏着一条横截面约6平方米的大方渠。但这些年,方渠很“难受”,因为它“误吞”了沿线居民小区排过来的大量阳台生活废水,还不得不把这些污水跟雨水一起输送到运河。

城市的雨水、污水原本各行其道,各有管网系统,问题就出在老旧小区的阳台落水管上。

秋涛路沿线居民小区阳台落水管,建造时用途为雨水管道,很多家庭为了节省空间,把洗衣区、厨房改到阳台。于是,生活污水管被接到了阳台落水管里。

“我们从去年开始启动秋涛路方渠的雨污分流项目,实施前每天大概有5000多吨生活废水流入方渠,现在没这么多,但量还是很大。”江干区基础设施改善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方渠被迫变成了雨污混合管,一方面会影响运河水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方渠本身的运行压力。

去年,江干区对秋涛路沿线10多个小区和公建单位实施雨污分流项目,将阳台落水管“改道”,接入污水管网,从建筑物顶部另外再接一套雨水管道,将屋顶雨水收集到新管道后接入雨水管网,在进入方渠前,就让雨水、污水彻底分道扬镳。

昨天上午,江干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经过区人大代表票选产生,其中之一就是截污纳管工程,要实施包括秋涛路雨污分流工程在内的7个雨污分流截污纳管项目,削减溢流污水4000吨/日。目前正在做前期,预计3月份进场施工,涉及沿线38个小区。

2018年江干区十件为民办实事——

1. 三堡中学、钱江中学等教育配套建设;

2. 开工建设120万平方米安置房等建设及回迁安置;

3. 实施秋涛路雨污分流工程等截污纳管工程;

4. 促进社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

5. 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90台;

6. 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体5个;

7. 实现8万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8. 建成并开放8个街道24小时自助服务区;

9. 新建4处特色主题图书馆、6处非遗传承基地;

10. 完成50处社区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陈淑芝 周丹红 通讯员 郑丹 吕啸 李凌婧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