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稳步推动矾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发布时间:2018-06-09 15:01:00

百年前因矾而生,今日因矾而名。位于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村半山腰的矾矿遗址是近现代工业遗产与乡土建筑的完美集合体,是浙江省内为数不多的工业遗产类省保单位,是我省工业遗产的代表,在我国矾矿工业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矾山矾矿遗址自2001年由苍南县文物部门登录造册来,在该工业遗产2004年7月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所在地福德湾村2013年、2014年被分别列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而矾山镇于2016年7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温州矾矿于2017年12月被授予国家矿山公园及首批国家工业遗产。十五年磨一剑,苍南文物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永续利用”的工作原则,三措并举,稳步推动矾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一、高瞻远瞩,长效规划。矾山工业遗产分布范围和涵盖规模大,明矾石矿带沿矾山盆地内圈呈半弧形分布,断续延伸12公里,矿藏面积约10平方公里,自北而南可分为坪棚岭、大岗山、水尾山、鸡笼山、马鼻山等5个矿段。而矾矿遗址仅文物本体(采矿旧址、炼矾旧址、附属旧址和福德湾传统民居建筑等)地面规划面积21.39公顷。矾山矿区古代至近现代开采后形成的矿硐四通八达、犹如迷宫、绵延几十里,据统计现共10个中段,几十个采空区,面积达55.8万平方米,体积达289万立方米,采空区在展现工业矿硐文化的同时,还拥有多样、丰富的文化内涵,被称为“鸡笼山下迷宫”,现仍在部分使用的南洋312平硐内就保留有多处文革时期遗迹(会议室、标语等)。为全面做好该工业遗产保护,县文物部门融入“大遗址”整体保护概念,将文物、文化、民生有效串联,以“特色化、可持续、适居性、可操作性”为原则,以“保护遗址、弘扬文化、传承文明、改善民生”为四大考察指标,启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沟通,以“县域-乡镇-村落-矿区”四级规划无缝对接,做好该遗产文化文物保护利用、矿山遗址公园、矾山工业旅游特色小镇等规划工作,部分实现“让遗址像公园般美丽,让公园有历史般底蕴”的目标。

二、兼权尚计,惠及于民。1、整合资源,多元保护。精心梳理、深度挖掘矾山工业遗产历史文化内涵,坚持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并重、优秀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文化兼顾,兼权尚计,多元化保护。结合采炼矾特色文化、村落风貌等自然资源,做好遗址区文物本体、历史建筑及明矾生产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独特的社会形态、民风民俗、宗教文化、人文传说等精神财富,挖掘、整理、保护,保证遗产文化完整性,深入开展“种文化”活动;2、修旧如旧,重现古村(镇)历史风貌。严格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开展原真性保护工作,2012年年初至2015年年底完成遗址范围内福德湾老街传统民居(一、二期)修缮工程,累计修缮民居78间,6000余平方米。同期完成煅烧炉、打铁铺、锅炉房、风化池及因火灾损毁、遇台濒临倒塌民居抢救性维修工作。完成对福德湾老街两侧民居立面的整体仿古砖构改造,同时在保证民居建筑安全,风貌完整基础上,积极考虑业主住、行等基本民生需求,统一为当地居民安装室内电力线路和白蚁防治,完成村内石板路改造工程。福德湾老街传统民居三期修缮工程也即将启动。为重现古村(镇)历史风貌,将村落内古街巷、古民居、古桥、古树、古井、涵洞等细节要素纳入保护范围,为维护遗产生存环境、生态、民俗的完整性、延续性,激发民众保护文物自觉性,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文物部门支持鼓励遗址内老街业主开展本地土特产品零售业,老街相继出现茶书院、为唐公肉燕、农家土灶等,为矾山工业遗产保护增添文艺情趣。3、重监督管理,推动工业遗产良性循环发展。县文物部门加大遗产日常巡查力度,对遗产范围内古民居、历史建筑周边乱搭、乱建的建筑予以坚决拆除、对影响遗产安全的行为予以制止。在遗产区内竖立、悬挂保护标志牌及监督举报牌。并组建业余文保员队伍,形成县文物行政部门、乡镇综合文化中心、业余文保员三级文物巡查机制,编织一张铺向遗产各角落的文物保护网络,矾山工业遗产正逐步迈入“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集众之力,共襄盛举。为做好矾山工业遗产保护、宣传、挖掘、梳理等工作,文物部门积极利用民间力量,促成温州市第一个非权力、非商业民间公益性“申遗”组织“温州矾矿申报世界工业遗产促进会”成立,积极参与矾山文化旅游事业等活动,并利用自身平台,力邀国内外文博界专家学者来矾调研,集思广益。文物部门提出的“旧建筑+专题博物馆建设” ,古为今用模式的运用更是直接催生了温州矾矿博物馆、矾都矿石馆、矾都奇石馆等矾山三大专题博物馆建成、开放。矾山人矾山梦,在县文物部门的鼓励支持下,朱善贤家庭微公园、朱良越民俗馆、石宫烈士陈列室、朱程烈士纪念馆及矾塑、吊珠等产品加工展示已成遗址内亮点。(苍南县博物馆)


来源:浙江文物网   作者:卢亚妮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