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是文物大县,文物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24个单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12个单体,县保75处。目前泰顺县文物监察大队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两块牌子,一班人马,编制10个。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文物古迹被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文物监管存在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等现状。泰顺县近年来创新监管方式,以互联网+、政府购买服务和制度设为抓手,引来各方力量,形成文物保护的合力,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一、建造监控系统。泰顺智慧文化监控系统从2014年开始筹备,因规格和规模一再升级,而进行了多次改版,经国省两级专家认证,于2016年9月进行项目的挂网招标,投入资金306万元,建成了覆盖全县31处文保单位、10家娱乐场所、4家网吧共计300多个摄像头的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共建成文保所文物监控中心、执法大队智慧文化监控中心、泗溪镇文物保护管理所监控点等三个视频监控场点。文物监控安装按照“环境协调”“最小干预”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规范施工、有效使用,前端设备效仿廊桥建造,采用卡、箍等方法安装,不在文物构件上订钉子,文物内部管路采用金属管(KBV管)隐蔽安装在文物的背阳面,外部管路进行埋地安装,杆件的颜色和样式尽量同文物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在前端设备选型上,选用了低压POE供电设备。泰顺智慧文物监控采用光纤专网的形式进行组网传输,保证了监控的数据安全和速度。我们在安装监控的同时也安装了数字应急广播系统,做到声像复合,同时,该系统具有智慧巡检、水文检测、网上巡检过程全记录、24小时实时监控、数据保存、回放、录像、截屏等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安防系统的作用。其中,文化执法大队的文物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逐步实现与省市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运用大数据、数字化监管技术加强文化文物市场监管和服务,形成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一线执法检查与网络技术监控管理联动的市场监管格局,在日常工作中,执法人员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在线监督监测、运用移动执法终端时时监控,进一步加强了远程监管能力,实现文物单位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执法效能,自监控系统运行以来,平时网格员依托手机执法终端监控各大文保单位情况。发现违规情况,在手机终端上进行截图、录像取证,并通知网格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核实,为执法办案证的据链形成提供了技术保障,实现了从传统人力管理到利用科技手段管理的跨越,从而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经营的发生。截止目前,我们利用智慧文物监控平台相继查获了“霞光桥佛像被盗案”、“潘鼎故居石构件非法出售案”和“仙居桥消防器材破坏事件”,实现了被动执法向主动出击的转变,为净化文物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根据泰顺县保文物的具体情况,我县接下来要进行第二期的监控建设的推进,现《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对新批准的5个省保单位安防建设和部分县保单位共安装100个摄像头,对安防有迫切需求的县保单位,再及时整理安装。安防监控系统的建成,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组成一张文物监控的“天罗地网”,实现网上、网下监管的统一,提高动态环境下文物安全防控能力,有效保证了文保安全在可控范围内,文保单位监控系统的检查能够将泰顺文物管控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购买社会服务。泰顺山高路远,各文保点分布分散,文保单位的安全监管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压力。确保文物安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在于专业人员参与管理和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双方结合才能实现文物单位的可管可控。从2017年3月份开始,县文广新局党组采纳了文化执法大队提议,通过与县消防局研讨论证,邀请招标投入资金15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第三方合作,对我县部分文保单位定期出具安全隐患检测、评估报告。同时,要求该公司每年免费为业余文保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免费指派专业技术人员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消防演练活动;免费为文保单位编制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安全台账和消防设施完善优化方案;免费提供消防技术咨询等服务。文化执法大队、乡镇府和业余文保员对第三方机构每次服务予以评价打分,以此来保证第三方的安全隐患检测服务质量。同时,我们还为部分文保单位免费安装电器电路检测装置,该装置在能排除文保单位及周边用电电路、配电装置的安全隐患,根据隐患结果整改老化电路,进行硬件升级。2017年,引入第三方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对我县的文保单位进行“把脉会诊”,提出整改处方,并进行后续整改和督察,共排查出安全隐患132处,已全部进行整改或函告安监、消防部门联合乡镇政府一起整改到位。第三方参与组织消防培训4次,使我县的文物安全管理从单一的“部门督促、部门整改”转变为“部门监督管理、中介专业服务、乡镇整改落实”的方式。这种方式提高了文保消防安全的专业化程度、提升了精细化水平,对部门管理人员和属地政府也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第三方购买服务实施以来,执法人员、属地政府管理人员和业余文保员的文物安全知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监管和整改工作更加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防控措施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完善管理制度。去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动态巡查管理制度,注重基础资料的沉淀与总结,泰顺县文物监察大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是台账管理制度。通过对文保单位摸底排查,为文保单位进行建档立卡,联合县文保所对文保单位的巡查照片、检查记录、责任书、案件记录等资料存入档案盒长期保存,便于及时监管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给文物监管情况免费分发巡查记录本、业余文保员情况登记本,设立举报牌等。根据建档体系制定下发了《泰顺县文物单位分级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文物单位监管体系,对各文物单位实行ABC三级分类管理,根据文保单位状况将年代较近、情况较好,保护层级较低的文保单位评为A级;年代久远、稍有老化,保护层级中等的文保单位评为B级;老损严重,人流量大的国宝单位为C级。结合随机抽查监管,加强和文保所、属地政府联系沟通,将工作重点面向管理等级较低的文保单位,加大检查力度和频率,提高文物巡查的针对性。二是网格管理制度。近年来平安创建等各项工作均将文物保护纳入考核范围,由于人手和车辆的限制,对偏远农村文保单位的管理难以到位。为有效加强偏远地区文保单位监管,确保文物安全,我们立足现有基础,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增强与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和属地人民政府的信息互通及联合行动,及时查处文物破坏、盗窃等违法行为。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进基层,不断探索文物单位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文化员、网格员、文保员属地管理的作用,将文物保护纳入乡镇“四个平台”建设,促使各乡镇切实承担起文保单位的属地管理职责,将19个乡镇的文化员和323名村居基层网格员进行联动管理,将文化员、网格员工作情况纳入乡镇考核,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文物监管网络,根据相关工作规定和省市考核要求,出台了《泰顺县文保单位日常检查规范化操作手册》,与各网格员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分块管理、责任到人的方法,将全县文保单位划分到相应的网格,明确每个网格单元的责任人和责任人管理职责,制作网格责任落实监督牌,建立网格化执法巡查机制,强化文保单位的日常巡查走访,落实了三级网格责任人员和明确了责任人管理职责。通过三级网格联动,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把文保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队伍建设制度。积极参加省市技能比武、案卷评析和业务培训活动,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一周一题夜学、一月一案例讨论、一季度一专题法律学习的讨论学习会议,逐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业务和办案水平。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坚决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争取零败诉,设置专门办案询问室和约谈室,执法过程使用执法记录仪,对文物执法、询问、行政约谈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规范案卷制作、归档、保存,以确保有据可查。同时加大投入,购置电动巡逻车、执法记录仪、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手机执法终端、录音笔等执法设备,通过例行巡查和双随机抽查,及时了解掌握文物动态,切实把文物监管工作落实到位。(泰顺县文物监察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