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红色旅游 以游之名,对话历史
发布时间:2018-08-14 16:57:06

延伸阅读

衢州红色印记概览

1927年初,中共衢县支部(后改为中共衢州独立支部)、中共龙游独立支部、中共江山小组相继建立,与国民党左派结成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了衢州地区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4.12”反革命政变后,衢州地区的形势急剧恶化,各县相继清党,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遭到逮捕和屠杀。

1931年至1937年,衢州地区党组织先后在中共赣东北特委、赣东北省委、闽浙赣省委领导下,相继成为闽浙赣(皖浙赣)边革命根据地中后起的一翼,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留下了方志敏、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挺进师英勇奋战的足迹。

抗日战争时期,衢州地区的共产党组织逐步恢复和壮大。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衢属特委及下属各级组织,贯彻中共中央东南局关于“长期隐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转入地下斗争。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衢州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各级党组织,均遭破坏,基本停止了活动。但衢县洋口乡严博小组、龙游县中共龙南区委、鲤鱼支部,以及由福建发展到浙江的中共闽浙赣区(省)委城工部,先后在金华、衢县、江山建立城工部组织,领导衢州地区人民反蒋斗争,直到衢州全境解放。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

意见指出,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迫切需要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迫切需要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因此,要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弘扬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着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和展示传播,着力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利用创新,着力提升革命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

意见要求,坚持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坚持突出社会效益、重在传承,强化教育功能,提升传播能力,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把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传统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改革创新,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中小学教育、干部教育相结合,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与文化建设、旅游发展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相结合,不断增强革命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意见提出,革命文物保护要实现保护利用状况显著改善,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健全,革命文化传承发展平台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和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更好展现,革命文物资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发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记者 俞施 报道组 吴莉莉 江玥 郑曦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