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人闲情博雅,喜欢文玩,有悠久的传统,尤其是明清两朝的江南地区,苏州地区能工巧匠的巧思杰作,留下了许多佳话,比如琢玉的子冈,制砚的顾二娘,皆一时之名手。
“吴中绝技”,这是明末杭州名士张岱对当年姑苏文人们把玩的书斋雅物的评价。这些成就文人们闲赏优雅生活的“玩好之物”,背后其实藏着很多历史痕迹与文人轶事。
这次来自苏州博物馆的优雅小件来到了杭州玉皇山脚,29日,一场名为“书斋闲赏——苏州博物馆藏明清文房器具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名窑传承馆内拉开帷幕。
方寸间展现文人情趣
在俗务之外营构一个独立的读书空间,配之以雅致的家具及器物陈设,这种小空间对于中国文人,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的文人雅士来说,甚至视为比读书本身更为重要的追求,也可以看做是他们逃离庸常生活的“避难所”。
明代文人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就说:“文房器具,非玩物等也。古人云:笔精墨良,人生一乐。”
本次展览共展出苏州博物馆藏明清时期文房器具164件(套),展品涉及笔、墨、纸、砚及衍生的文房清玩和文房陈设,材质有竹、木、玉、牙、角等,都是成就文人闲赏优雅生活的“玩好之物”。
比如,描金云龙纹官绢,黄纸托裱朱红色绢。上下留天地头,中央纵列描金云龙纹,龙体曲折,内为灵芝祥云。龙身以金线双勾,龙睛、龙鳞等处以银色映衬。
此绢仿当时粉蜡笺纸的形式,织造在极为细密的绢帛上,涂布带有胶矾并经溶有白粉的各色染料后,再描饰金龙图案。龙五爪,一看就是当时宫中使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宫绢是当时皇帝在大年初一守岁之后,专门书写福字赐给大臣用的。因为当时苏州的织造工艺精巧,因此后来逐渐也有藏家收藏。
除笔墨纸砚外,明代屠隆所书《文具雅编》还列举出四十三种文房附属用具来,如笔格、笔筒、笔洗之类,还有精美的文具盒以及丰富的文人印章。明清时期,苏地文人交游密集,彼此之间互赠文玩、印石之物,有时还互相题字应和以表纪念。这些个小而美的东西都能在这个展览上看见。
在幽斋陈设区域,记者发现了三把打开着的折扇,分别留下了来自阮元、赵之谦及吴昌硕的字画,“这三个人可以说都和浙江、和杭州有着莫大的渊源,所以特意把扇子打开让观众仔细品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花香茶穿越历史空间
在活动开幕当天,南宋官窑博物馆还用一场特别的“清和雅集”来应和这个展。
雅集,是文人雅士酬唱聚会的一种形式,主要以诗、词、曲、赋、琴、棋、书、画等为媒介展开,包括了文学创作、艺术鉴赏、宴饮赏玩等丰富内容,在中国文人群体中具有悠久的传统。明代,是文人雅集极为密集的时期,雅集内容更为丰富,参与人群也更加扩大。
这场数百年之后的雅集,在江南文人书斋环境下完成炉瓶三事、明代瓶花、抚琴、明代煎茶等书房雅事。更有意思的是,参与策划这个雅集的有很多都是“官博之友”,比如古琴家万仲亮、国家级插花技师江晓鹿、传统香道及茶艺研习者沈茗晰等。
博物馆工作人员张必萱介绍说,“官博之友”是2012年底成立,包括文化学者、民间藏家、陶瓷爱好者等。“他们一直关注着博物馆的发展,积极参与博物馆的各项活动,这次的展览中,有不少专业人士对陈列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朋友已经成为博物馆成长中的重要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