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推进单体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利用项目
发布时间:2019-06-24 14:57:59

金东推进单体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利用项目 深挖地方特色文脉 打造主题博物馆群

昨日,金东区岭下镇岭五村衡庐民艺展示馆。

馆长潘海雷像往常一样,早早开门迎接游客。今年,金东区文化和旅游局计划打造一批私人收藏馆,衡庐民艺展示馆就是其中之一,自5月1日重新开馆以来,已经接待2000多人次的游客。

而这,正是该区推进单体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利用项目的缩影。两年多来,该项目成效逐渐显现,修缮完成的历史建筑在入驻新业态后,重新焕发光彩,成为该区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力量。

四处奔波的游子在这里找到了根

潘海雷对此深有感触。

从事软装生意20多年,他的业余爱好之一就是收集老器物,长年累积下来,已经超过5000件。在金华商城,他有一个窗帘摊位,平日里就把这些器物展示出来,希望传递一种理念。

“很多人在做软装时,都喜欢用全新的装饰品。但实际上将一些老器物摆放在家中,能营造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尤其像一些用优质木材打造的桌子、柜子,虽然有七八十年的年头,但依旧好用,就可以省去再买新家具,体现的也是一种环保理念。”这些年来,他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倡导人们留下那些珍贵的老器物,循环利用,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可以保护自古流传下来的优秀工艺。

恰巧,岭下镇岭五村在将坡阳古街上的历史建筑修缮后,亟需引进一批新业态,带旺古街人气。潘海雷在朋友的推荐下,和相关负责人一拍即合,将收藏品搬到这里,开起一家衡庐民艺展示馆。

记者了解到,该展示馆在年前首次开放,由于藏品种类繁多,展示效果欠佳,在金东区文旅局的指导下,对藏品进行分门别类,每三个月轮换一批,目前正在展示的,均是竹编制品,年份最久远的,可以追溯到清代早期。

每天开馆后,潘海雷都会将这些藏品精心打理一遍。在他看来,从这些宝贝身上能看到历史中的文化脉络,每一个背后的故事都值得游客去探索。他很认同金东区对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利用的做法,“在这样的历史建筑里给予一个展示平台,就像是让我们这些曾经四处奔波的游子找到了根,有了一个家的感觉。”他希望能将自己的这家展示馆打造成当地的一张名片,助力金东文旅事业的发展。

10处私人收藏馆今年将全部开放

该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在今年打造的10处私人收藏馆中,除衡庐民艺展示馆外,塘雅镇的下吴奇石馆、下金山砂罐茶壶陈列馆、塘雅风情馆,岭下镇的金东电影主题馆,澧浦镇的朱顺根金华道情工作室,均已对外开放。

此外,岭下镇岭五村老街书画艺术院的藏馆主体建设已完工,澧浦镇郑店村婺剧非遗展示馆、曹宅镇龙山村张作楠名人馆、孝顺镇让河村迎花树展览馆、鞋塘办事处支家村书画馆的藏馆展陈方案已完稿,澧浦镇蒲塘村曹兆浦陶瓷博物馆和王东升木雕博物馆、长塘徐智慧旅游红色展览馆内部展陈正在布置中。

这些私人收藏馆,均将在今年开放,并在今后朝着成为民间主题博物馆的方向努力。

据悉,打造民间主题博物馆,是金东区推进单体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利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自2017年7月开始实施,已修缮保护利用30多处,累计已投入资金6000万元。

从省文物局公布的2017年度浙江省文博事业发展水平评估排名情况看,在纳入评估的83个县(市、区)中,金东区排名第52名(位列全市第4名),较2016年全省评估排名提升了16位。

根据评估数据显示,该区在全省文博工作进位争先过程中的主要优势在于文物事业保障水平,其中当年度本级财政投入文物事业经费该项排名进入全省前三(全市第二),本级财政投入文物事业费年增长率排名列全省全市均第一。

推动文旅融合打造金东样板

该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单体历史建筑修缮过程中,该区遵循相关文物法律法规,通过技术指导,尽可能地保留其原有历史风貌。自2017年开始,金东区单体历史建筑修缮项目连续三年列入浙中生态廊道市级重点项目,2019年被列入省诗路文化带重大工程申报项目和区本级十大民生实事(金东记忆工程)。

同时,该区重视在不影响结构安全性和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完善历史建筑的利用功能,结合当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在2017、2018两年里完成修缮的19处项目中,12处宗祠类历史建筑内部设立光南文化舞台,每周每月举办文艺活动,场场观众爆满。

此外,在这些项目中,用于游客接待中心的有4处,用于文化礼堂的有5处,用于廉政教育基地的有6处,用于私人收藏馆(主题博物馆)的有3处,用于村史文化展馆的有7处(结合文化礼堂使用),均已显现成效。

该负责人表示,2019年度,该区共申报单体历史建筑修缮项目29处,其中15处正在实施中,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540余万元,后期功能利用的规划设计已同步实施。“我们希望能传承地方特色文脉,唤醒人们的记忆,将文化元素融入景区村庄的创建中,以品牌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建设和美金东、打造希望新城,贡献文化应有的力量。”该负责人说。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记者 吴骞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