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特聘院长龚缨晏教授做客天一阁书院·国学堂,龚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天一阁所藏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的首席专家,在南轩和听众朋友们分享了天一阁所藏文献中关于中外文化交流史。
讲座中,龚教授通过实例阐述了天一阁所藏文献与中外文化交流:世界上最早的中文电报著作是什么?中国第一艘轮船叫什么呢?
今天的世界,是以高度发达的电信技术为基础的。个人电脑、移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信工具不仅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的生活方式。而电信时代的序幕,则是由电报的发明而拉开的。学者们早就认为,美国来华传教士玛高温于1851年在宁波出版的《博物通书》是最早介绍西方电报知识的著作。但在中国,一直没有找到这部著作。近来,学者们在天一阁博物馆中发现了这部书,在序言中,玛高温通过引述儒家典籍,论证了中国儒者必须了解西方的科技成就。
1851年5月出版的英文杂志《中国丛报》曾经以充满疑惑的笔调评论说:“谁也无法预知,玛高温这部著作所包含的信息会洒落在什么样的土地上,更不能预知它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今天中国人对手机的依赖,就是对一百多年前《中国丛报》所提问题的最好回答:以电报为代表的西方近现代通信技术,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而且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宝顺号轮船是近代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轮船,揭开了中国轮船时代的序幕。那么,这是一艘什么样的轮船呢?它为什么取名“宝顺”呢?它是在什么地方建造的呢?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清楚。2009年底,宁波发现了宝顺轮的一些账单,其收藏者是当时宝顺轮一位股东的后代。这批史料多数是用英文写的,这就为进一步研究宝顺轮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龚教授以这些账单为线索,结合中外文史料,考证出了宝顺轮的由来。龚教授介绍说,宝顺轮是英国在华公司宝顺洋行委托美国John Gray公司于1851年在纽黑文建造的,建成之时就根据公司的名字被命名为“宝顺”。
“宝顺轮是第一艘属于中国人的轮船,它标志着中国轮船时代的到来。”龚教授评价道,从宝顺轮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宁波的航海文化悠久而深厚,这也是今天宁波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历史基础。
天一阁是宁波的文化地标,也是中国文化的宝库。天一阁所收藏的文献,不仅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博大,而且还说明,中国直在吸收外来文化。中华文明并不是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发起起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而成长起来的。在天一阁所珍藏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这充分说明了宁波人的胸怀、气度、眼光。这种开放包容的胸怀,正是宁波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