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开学季。
17日,临海市汇溪镇浚头村的“古建技艺学堂”也迎来了一批“新生”,这是该“学堂”的第三期开课,面向社会免费招生、免费授课,掀起了一阵“古建风”。
浚头村在当地有“工匠摇篮”之称。2017年,住建部公布的中国古建名匠名单里,浙江省有20名,汇溪镇占了13名,其中浚头村就有11名。这个“工匠摇篮”有着怎样的匠人匠心匠事?“开学”当天,记者前去深入采访。
名匠:从小村走向世界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浚头村见到“学堂”首席讲师黄大树时,他正手拿线尺准备介绍木匠工具种类及用途。
黄大树是从浚头村走出去的第一批古建匠人。1978年,泥瓦匠出身的他,带领同村27名泥瓦匠,前往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参与修缮工作,开启了让古建筑“重生”的征途。
40多年来,从宁波的天童寺到苏州的灵岩塔,从清华大学清华园到安徽凤阳明皇故城,从马来西亚张弼士府邸到尼泊尔兰毗尼释迦牟尼诞生地的中华寺,从最初28人的“临海队”到现在工匠近2000人的“临海古建筑公司”,黄大树带着村里出来的工匠亮相国内外,主持修复的各类建筑项目(群)中被列入国家级、省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近200处。
今年71岁的黄大树,获奖无数,“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功勋人物”“中国民族建筑杰出贡献奖和企业领军人物”……就在前不久,“最美浙江文物守望者”出炉,黄大树和他的徒孙黄权双双获奖。
课后采访说话间,徒弟黄米秀通过微信发来了远在广东韶关建设的南华寺塔施工现场图片,黄大树“远程指挥”。
“这座塔是我们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造的传统砖木宝塔,已完成总进度的85%。”黄大树笑着说,“依靠科技、修旧如旧,是我们古建企业立足发展的秘诀。”
传承:免费学堂促振兴
修旧如旧,初心依旧。
1984年入党的黄大树,还是公司的党支部书记,公司现有党员22人。他们中,有木匠、石匠、泥瓦匠、油漆匠、彩画匠、泥塑匠……涉及工种十多个,均是黄大树的徒弟,也是公司的业务骨干。
今年7月,家乡汇溪镇为培养乡村振兴的本土人才,首次开设“古建技艺学堂”,黄大树带着这22名党员成了“学堂”的“讲师”,根据各自从业专长来授课。
“浚头古建人的手艺,从前大都以师傅带徒弟、子承父业的方式代代相传。”汇溪镇党委组织委员王会青说,“随着时代变迁,古建营造技艺与古建修复技术传承面临后继乏人,老龄化严重、学历偏低、精工技术较少等问题,进一步培养壮大古建工匠梯队迫在眉睫。”
“现在年轻工匠不多了,我自己带的工匠团队中,60岁以上占90%,40岁以上占95%,40岁以下的仅有5%。”黄大树说,“我是农民出身,初中都没毕业,学手艺路上遇到的几位良师免费带我,对我影响很大,我希望把这份‘公益心’传下去。”
当“匠心”“初心”遇到乡村振兴,黄大树的与汇溪镇党委提出的“以传统古建文化为依托,打造具有古韵特色的风情小镇”发展思路,双方一拍即合。
于是,免费的“古建技艺学堂”就这样应运而生。
“看到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自己也对古建筑有兴趣,就报名来学习。”待业在家的学员黄大强说,“这机会很难得。”
“古建技艺学堂还同时与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海商技术学院结对共建。”王会青说,“接下来,我们将侧重提高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帮助推荐就业。”
小镇:古建之美成底韵
白墙黑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扑面而来。
走进浚头村的黄氏宗祠,墙上各种大小规格的刻刀、刨子、锯透着匠人智慧的光;摆台上各种造型独特的古建筑藏品,精雕细琢、工艺精湛,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古建技艺学堂”所在地,这里也成了在外村民回乡“打卡”聚会、留住美丽乡愁的好去处。
浚头村是汇溪镇政府所在地。借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之风,2018年,该镇挖掘内涵、因地制宜,实现了完美蝶变。一大批具有汇溪特色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群众眼前。
守住古建文化的“根”和“魂”,变“美丽资源”为“美丽经济”。如今的浚头村,外塑古建形象,内传古建技艺,还把重振古建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来加快推进。
今年年初,汇溪镇把“党建+古建产业回归”写进了镇党代会报告,会后的“村官讲堂”上,除了7个行政村书记、主任参加外,还邀请了本镇13位中国古建大师共同为汇溪以古建产业振兴乡村、培养古建人才等谋发展、献良策。
争创“中国古建工匠之乡”这个金名片,成了汇溪镇和汇溪乡贤们的新愿景。
“一期的古建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18亩、总投资1800余万元,已开工建设。二期的古建装配式工厂,占地面积50亩,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站在浚头村的古建创意园内,汇溪镇党委书记赵加法介绍,“我们将打造集古建参观展览、古建学习传承、古建产业发展为一体的乡村人才振兴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