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考古70年
发布时间:2019-10-31 13:49:58

杭州,是我们生活并热爱的城市。

100年、1000年、5000年、10000年前,人们在这座城市里是怎样生活的?是历史书里写的那样吗?有实物佐证吗?

有。这个答案“考古”能带给我们。新中国成立70年来,杭州考古工作蓬勃发展、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杭州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扎根杭州,在一个个遗迹里不断挖掘、探寻,让大家能更了解这座城市。

阶段 杭州考古分为三个阶段

“我们考古人是‘地下’工作,今天开一个讲座,让大家全面了解。”日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唐俊杰,开启了名为《杭州考古70年》的公众讲座。

唐俊杰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从事考古工作三十余年,先后荣获“浙江省文物工作先进个人”、“杭州市中山路综合保护有机更新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30年来,他参与了杭州大大小小的考古项目,见证了杭州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他和他带领的团队一起,让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日渐清晰。

唐俊杰说,杭州的考古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1949年—1980年是第一个阶段,这时候杭州考古力量为华东文物工作队和浙江省文管会,那时候全国考古工作开展是划分片区的,像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等都属于华东片区。

1980年—2010年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期杭州考古硕果累累,良渚考古、雷峰塔、临安城考古发掘等登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开展考古工作的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安城考古队、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第三个阶段就是2010年至今了,考古力量是我们熟悉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唐俊杰说,哪一块地要造房子,哪一块地要修道路,考古队员就得前期赶到现场,先“扫扫雷”,找找地底下有没有宝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考古工作量成倍增加。数据显示,市考古所11个人的团队,2018年共接了157个考古任务,包括地铁沿线涉及地块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任务,南宋临安城及皇城遗址、吴越国王陵与衣锦城址、严州府城遗址的综合保护实施工程、德寿宫遗址……随着考古人的深挖探寻,城市的历史轮廓逐渐浮现出来。

发现 70年考古成果最全展示

杭州人应该都有印象,1990年时,半山石塘挖出20多座战国墓,出土文物有玉石、水晶、琉璃等,是杭州发现的规模较大的战国墓葬。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就出土于此。

日前,“发现杭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州地区考古成果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展,共展出杭州地区出土的500余件(套)文物,时间从史前至明清,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杭州地区专业系统考古取得的丰硕成果。

该展览由“文明的曙光”“文化的碰撞”“城邑的崛起”“首府的兴盛”“国都的荣光”“都市的繁荣”六个单元,以及“杭州历代佛教文化遗迹”“钱塘江历代海塘遗址”“西湖的保护和利用”“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四个专题版块组成。

说起杭州的上下五千年,唐俊杰如数家珍——史前的杭州,在这片土地上就已绽放着人类文明的亮光;先秦时期大融合背景下的分裂斗争,不仅引发了国与国之间版图不断变化,更使得杭州在这场文化碰撞中焕发出生机;秦汉六朝时期的杭州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存,涵盖城址、聚落遗址、窑址、墓葬等类型;隋唐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杭州逐渐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与物资集散中心;五代时期,钱氏家族的经营将杭州推向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1138年,宋室南迁,定都杭州,此后大力建设近150年,使杭州一跃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会;明清交替,未遭兵燹之灾的杭州,呈现空前的繁荣,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文物遗存的保护是考古学研究的前提,考古学研究是文化遗址合理利用的学术基础。展览中,这些为杭州城市史注脚的“文物”们,是考古工作者们一把洛阳铲一挖70年,一铲一铲挖出来的,它们是城市的灵魂。

未来,杭州将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城市的文脉,守望城市的精神家园。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梁心韵 记者 熊艳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