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梦想在身边
过完年这位曾经是教授的老母亲就能住进养老中心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2-13 08:32:10 星期二   

老人们在认真听课

天水街道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现在空荡荡的,老人们都回家过年去了。

价值5万元的德式护理床 记者 金洁洁 摄

昨天记者采访杭州第一家德式养老照料中心

听说了一件让人温暖又心酸的事

    50多岁儿子天天带着83岁母亲上班 把她安顿在单位乒乓球室里  

    杭州50多岁的王先生每天带着83岁老母亲去自己单位上班。昨天,他们来到了天水巷7号——天水街道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咨询入住的事。

    昨天中午十二点半,我刚好也去这家养老中心采访,在门口碰到母子俩时,他们正站在宣传橱窗前,儿子拍了一张工作人员的照片跟妈妈说,喏,刚才接待我们的就是武忠兰,服务中心的主管。接着,他跟我打招呼,你也是替老人来问的吧,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住嘞……两个人慢吞吞走出了园区。

    这家日间养老中心,隐秘在闹市区的僻静处,不远处就是杭州大厦和武林广场,以前这里是一家传统的24小时养老院,经过三个月改造摇身一变,成了三层楼花园式洋房,全景式落地窗,在一群老房子中间特别醒目。试运行一个多月,没搞开业典礼,也没怎么主动宣传,却早已火到不行,大家都在传这是德式养老模式在杭州的第一家,老人睡的一张床就价值5万,空运到国内光运费就要5000块。昨天我去那里,就是想知道德式养老和传统社区养老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我找到小武,就是武忠兰,一个1989年生的河南姑娘,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投入养老产业,做了5年。她跟我说道,刚刚接待了一对母子,聊了一上午,前一天他们也来过——说的就是王先生和母亲。

    “我蛮感动的,他自己也有50多岁了,每天带着母亲上下班。”小武说,这位母亲也很不简单,浙江人,去东北当过知青,后来被分配到安徽,是搞治水工程的一名教授,去年王先生把母亲接到杭州,白天王先生一上班,家里就只有母亲了,不放心,于是天天带着她上班。

    带着母亲上班?那让她待在哪里?

    小武说,王先生把母亲安顿在单位乒乓球室里。他曾经也想过请保姆,但保姆白天在家,更多是搞卫生洗衣服做饭啥的,没办法做到精神方面的照料和慰藉。因为他妈妈是高层次文化人,恐怕很难和别人聊得来,她在杭州也没有老朋友老邻居,又总觉得自己老了,会给儿子带来麻烦,特别怕儿子嫌弃她。

    “我听王先生讲,他们兄妹三个,两个姐姐,他在和平广场一家外企工作,不过时间可以自己控制,带妈妈到单位也蛮长时间了,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不方便。也遇到过特殊情况,比如需要出去开会应酬,没法带妈妈,这时候也只有先把她留在单位,等忙好了再去接……我们聊了一个上午,我也被这对母子之间的感情感动了。”

    “我得先给他们安排一下,”小武一边对我说,一边拨通了王先生的电话,“好的好的,我会给奶奶留着床位……”

    放下电话,小武告诉我,“王先生接到电话很兴奋,说妈妈年龄大了,记忆力衰退,就是平时穿衣服和鞋子稍微有点不得体,其他都没太大问题。我说没关系,我们有专业的护理员照顾。

    “他还问,床位能不能靠南面一点,他们春节要回去修牙齿,过个十几天二十几天就回来。他们现住在余杭区,地铁2号线地铁通了,以后坐过来很方便的。

    “以后,他每天早上上班,把妈妈先送过来,由我们照顾,这里来活动的老人多,大家可以一起玩一起喝茶,和人群的交流可以不断刺激老人大脑,这样不容易退化,王先生下班后再来接她回家,就跟我们小时候大人送我们去托儿所一样。”

    小武又向我介绍了这家养老中心。总面积1200平方米,为老人提供就餐、健康检测、日托、助浴、洗头、修脚等服务,提供的是日间照料,不过夜。

    一楼是动态活动区,有接待大厅、亲子区、多功能厅、餐厅、康复中心、理发区、助浴室等;

    二楼日间照料区,配有阅览室、茶社、社区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和法律援助室等,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日照服务;

    三楼是休闲中心,老人可以在这里练书法、画画,修身养性。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三楼五六十平方米大的露天平台,阳光竟然如此好,视线开阔通透,几个小孩在跳绳,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喝茶聊天晒太阳……

    58岁的范阿姨天天要来这里。她说,好多来的老人已经不是天水街道范围内了,上城区和拱墅区的也赶过来玩,这里热闹,有的来跳交谊舞,学八段锦,唱越剧和学英语。

    老人们的生活方式很潮,每天用高科技“刷脸”入园,在园内的时间可累计起来免费兑换相应的养老服务,在服务台一个“人脸识别系统”前,电子显示屏上会出现登记过的老人的名字,同时,后台电脑上可以查阅老人的既往病史,假如这位老人血糖高,就会在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对她提醒。

    照料中心的提升改造费用由政府出资,运营方则引进了以德式养老服务为特色的盈斐客专业养老团队,并与天水街道的老牌助老社会组织——“女儿家”紧密合作,根据杭州老人的特点进行了本土化的调整。

    这里一共6张床位。最贵的就是那两张德国床,特别沉,多少斤不知道,听说当初动用了12个男人才把它抬到2楼,跟普通护理床的区别在于,按下按钮,除了可以扶持你起上半身,还可以抬高你的左腿或者右腿,左臂或者右臂,以及下半身,护理人员就大大减压了。

    小武说,费用是50块钱一天。谁能得到这两张德国床,有两个标准,一是按自理能力差的人优先;二是在同等身体情况下,先到先得。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洁洁  编辑:许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