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 市安全生产监管局“百千万”蹲点调研服务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8-05-08 09:45:00

“我觉得我们村民收入来源还有欠缺,主要还是靠外出打工。”“我认为我们村还有好多田空着没人种,应该利用起来。”“我感到现在对我们畲族特色文化传承还不够”……在市安全监管局“百千万”蹲点调研莪山村的走访中,这样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不少。村民们心里记挂着的振兴乡村经济这件事,市安全监管局的调研组问计于民、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通过与乡政府、村委交流座谈、实地走访等多种途径,为莪山村找准突破口、迈出振兴乡村经济步伐注入强劲动能。

问计于民 倾听基层声音

再度见到调研组,新丰村村民陈国银满怀感激。

“谢谢你们,给我解决了大问题,现在村里已经给我家安装好自来水了。”2017年调研组来到新丰村走访时,陈国银向蹲点调研小组反映,由于自己家的房子所处位置较偏,导致饮水困难,希望村里能帮忙解决。在调研组的协调之下,难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陈国银的表达很朴实,但足以鞭策调研组的每位成员继续为村民们服务。

本次走进新丰村后,调研组与两委进行对接座谈,了解新丰村去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并听取了村情民情以及当前的主要工作、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关于问计于民,调研组的工作有条不紊。

像陈国银这样的案例,正是市安全监管局调研组问计于民,倾听基层声音的一个缩影。

问情于民 同心共谋发展

“谢谢党!谢谢政府!我儿子媳妇不在了,但是有党的好政策,有村委这些好干部,我觉得我们家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握着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郑洪彪的手,沈冠村村民蓝荣富老人动情地说。

2016年,蓝荣富的儿子媳妇因车祸不幸身亡,留下一双未成年儿女。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使原本幸福的一家人一夜之间陷入绝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决定与蓝荣富家结对给予帮扶救助,发动全局及下属单位全体干部捐款捐物。在本次“百千万”走访中,调研组专程前往探望,并送去爱心和温暖。

调研组走访发现,蓝荣富老人的情况并非个案,一些家庭或因病因残,或因失去主要劳动力导致生活困难。针对这些情况,调研组决定积极发掘解困救贫的好办法、新路子,同心共谋发展,不让一个村民掉队。

问需于民 助力转型升级

桐庐泽辉针织厂以生产围巾、帽子等针织品为主,是本地的老牌针织企业。不过近两年来,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早些年我们的产品可是很畅销的,利润也不错。不过,这两年招工越来越难,材料也涨价了,再加上现在网络发达,对我们的业务冲击很大。”说起自己面临的难题,工厂负责人面露难色。

原来,莪山乡的企业多以石材加工、针织等传统行业企业为主,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环保压力较大,产业更新不能与时俱进。桐庐泽辉针织厂就是此类企业的典型。

基于此,调研组研究建议,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莪山乡很多工厂基础扎实、品牌口碑好,下一步,应该拓展发展思路,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产品档次,借助电商平台打开销路。

蹲点手记

关于农村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郑洪彪

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改革发展体会最清楚。今年的“百千万”走访,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唯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

问计于民,这次“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既看到了振兴乡村取得的不菲成绩,更看到了农村持续发展面对的重重困难。针对集体经济薄弱村,不但需要上级单位的帮扶,更需要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思路,统筹发展项目。

问情于民,除了及时的帮扶与救助,我们还要持续与县、乡、村各级政府上下联动,积极发掘解困救贫的好办法、新路子。

问需于民,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要转型发展,结合新农村发展推动,传统行业也能迎来第二次春天。


来源:   作者:记者 沈旭辉 通讯员 钟思思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