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有哪些“打开方式”?一场跨省跨地区的“头脑风暴”擦出各种火花
发布时间:2018-07-12 10:53:59

如何挖掘乡村自有价值推动乡村振兴?如何利用区域合作使得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该怎样培养“新农人”……7月10日至12日,一场关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的“头脑风暴”——“筑梦长三角乡村振兴”专题系列活动在上海举行。

交流会现场,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乡镇干部围绕“长三角乡村振兴”展开了多层次对话。而以杭州为代表的浙江特色小镇建设也成为此次活动中被频繁讨论的“明星案例”。

干农活也能叫“外卖”?

像城市一样为乡村提供无差别服务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那么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该如何奋力推进落实中央精神、探索乡村振兴特色发展道路呢?

“要在农村教育、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实现无差别对待,确保城乡工农均衡发展。”在活动主旨演讲环节,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这样说。他认为,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实现无差别对待,对乡村振兴有着深远意义,它将彻底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矛盾,推动融合发展、共同富裕。我国的乡村振兴道路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中国在这条道路上的探索经验,应该为东南亚甚至全世界作出乡村发展模式借鉴。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为农民服务、以农民为主体。”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则表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怎样将农民组织起来是一个关键点。他以韩国农协制度为例:在韩国,绝大部分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在播种、施肥、收割等关键节点时期,农民们可通过电话预约让农协派人帮助完成农活。这种模式也大大改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就像大家生活在城市里都会用到的‘外卖’服务一样,将服务延伸到乡村去,农民就会在农业生产上更加上心、更加投入。”郑风田说。

邻居城市跨界合作超大型田园综合体?

长三角乡村发展联动合作迈开大步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按照要求内容,长三角各地集思广益,频出妙招,为重塑“乡村”概念探索新时代的路径。

在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成功实践,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发源地安吉,早已成为了“两山”理论的模范样板;在上海,崇明的仙桥村是上海乡村建设“有风貌更有韵味,要颜值更要气质”的典范之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正在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的价值;而在“互联网+三农”发展典范的江苏沭阳,最火最流行的直播小视频,已成为农民电商们驾轻就熟的销售工具;安徽则是在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除此之外,在沪浙苏皖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长三角乡村发展的联动合作已经启动。不久前,浙江嘉兴与上海青浦、江苏苏州与上海嘉定分别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在上海金山与浙江的交界地区、江苏昆山与上海的交界地区,一系列如超大型长三角“田园综合体”的跨界探索及实践也已悄然展开。

怎样的乡村能承载人们“向往的生活”?

杭州的特色小镇建设成“样本”

合作与共赢、借鉴与学习。什么样的乡村会让人充满向往?交流会现场,以杭州为代表的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被许多专家提及并点赞。

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认为,长三角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特色小镇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以最早实施建设特色小镇的浙江为例,特色小镇的类型丰富多彩,有历史文化、旅游型特色小城镇,比如乌镇、龙泉青瓷小镇、千岛湖镇等;有以贸工农一体化为特色的资源禀赋型小城镇,如庆元香菇小镇、象山石浦镇;有以特色块状经济为支撑的特色产业和工贸小城镇,如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有与大城市毗邻、以最佳人居为特色的卫星镇,如杭州的留下、良渚等。这些特色小镇无一不是特色鲜明、布局讲究、规划科学,有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周伟林说。

那么如何继续利用地域优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更深入地实施呢?周伟林建议,要努力寻找村镇发展的节点,比如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拓展农业产业链等,通过市场化、信息化、资本化手段组织整合分散的农民经营活动,像一张网一样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才能更多地分享到现代农业带来的好处,获得更好的收益。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何去非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