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杭网聚焦>>2019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余杭区首个“微法庭”落户塘栖村
2020年01月02日 09:26:23 星期四  余杭晨报

余杭晨报讯 最小的法庭有多大?一名法官、一名调解员、一名代办员和一间工作室。

日前,全区首家“微法庭”在塘栖镇塘栖村挂牌成立,人民法院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又多了一个新的工作载体。

所谓“微法庭”,是设置在镇街、村社的微型法庭工作室。规模虽小,但具备人民法庭的基本功能,又有智能平台的元素。

“既不用新增人员编制,也不用新建楼堂馆所。”区人民法院塘栖法庭法官助理张飞告诉记者,塘栖“微法庭”由原塘栖村图书室兼网格支部活动室改造而成,办公设施一应俱全,开通的庭审直播平台也是利用村里原有综治平台的设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法庭”具有1个工作团队、3个智能平台和4项服务功能。

区人民法院设置在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微法庭”工作室与全区各“微法庭”进行工作联系,负责日常对接、法律业务指导、诉调衔接等工作。

在各村社,“微法庭”聘请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群众公认的党员干部、乡贤人士等作为特邀调解员。如塘栖“微法庭”就聘请该村党委书记唐国标、塘栖法庭原庭长陈阿七和该村老书记沈宝根3人为特邀调解员,与村社现有人民调解员一道组成工作小组。

3个智能平台是指“浙江移动微法院”、浙江ODR(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和网络庭审直播平台,村民可在智能司法指导代办员指导下注册认证及使用。

4项服务功能,一是诉调衔接多元解纷。“一般纠纷当地调”,发挥特邀调解员社情民意熟、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优势,就地调处化解;“复杂纠纷指导调”,对于属地范围内的疑难复杂纠纷,村社提出申请由微法庭工作室指派法官提供线上线下指导;“涉诉纠纷委托调”,对于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涉及村社“微法庭”辖区的相关案件,区法院可在立案前或审理中视情委托当地村社干部、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组织调解。真正实现“纠纷从哪里来,调解回哪里去”。

二是智能平台优化服务。通过智能平台,群众不出村社即可获得网上立案、在线咨询、纠纷化解等全流程智能司法服务。

三是法治宣传普惠基层。通过庭审直播平台,以组织收看庭审、法官判后在线以案释法、巡回审判等形式,送法进基层,提升普法实效。

四是协助法院送达执行。发挥特邀调解员、网格员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协助法院开展查人找物、文书送达、执行调查等辅助事务,提高审判执行工作效率。

据悉,首个“微法庭”成立后,我区其他村社将陆续跟进,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区已有197个“微法庭”挂牌成立,到2020年1月底前将成立300余个“微法庭”,实现全区各镇街、村社全覆盖目标任务,全面打通基层线上线下纠纷化解渠道,促进矛盾纠纷就地解决,推动建设“无讼村社”。

作者:记者 陈坚 通讯员 柴媛媛 编辑:郑海云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