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将于北京召开,今年参会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重点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促进和加快大湾区发展出谋献策,希望加强粤港澳深度合作,帮助香港紧抓大湾区机遇,扩大发展空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表示,今年两会上将从“建设湾区,放眼全球”角度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信息平台,以整合生活、工作、就业、学业等各方面相关信息;设立大湾区顾问制度,邀请各界有才能有热情的香港同胞担任顾问等。
谭耀宗说,建议中的大湾区信息平台应尽量公开和详细,应包含相关具体的流程指引,以协助香港企业或者个人到内地生活、工作、读书或创业等。
香港工联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吴秋北强调,工联会去年成立的“大湾区关注组”将继续密切留意湾区发展,本着“反映民意,为民解困”的初衷,使香港人在大湾区发展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的两会上,吴秋北将就香港市民普遍关注的长者跨境养老和医疗券使用方面作出建议。吴秋北表示,由于目前香港人未能参加内地的医疗保险,在内地就诊时就需要支付很多医疗费,这对香港人特别是退休的长者而言,是一项负担。为体现内地与香港一家的精神,希望国家可以研究开放试点,在较多香港人聚居的广东省,让香港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得到内地的基本医疗支援保障。
来自商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张俊勇建议,融合香港与内地经验,在湾区建立制度创新中心。他说,在国家可以接受的条件下,通过香港将国际级制度、管理技术、行业标准等,引进到湾区内,结合现有的规则,创新融合为新的制度,在湾区内“先行先试”。并将这些创新标准推广出去,辐射到内地其他省市。
全国政协常委、工联会荣誉会长林淑仪表示会就“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职业资格互认”提交提案,认为职业资格互认将促进粤港两地人才交流。林淑仪说,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发展战略,随着规划纲要的制定,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刻不容缓。早年内地与香港签订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建筑师、产业测量师、规划师等专业人士的持牌资格已得到两地互相认可,但香港基层技术员在香港获得的专业资历目前仍未得到内地认可。
“大湾区建设离不开基层员工在前线的大量操作。”林淑仪建议,广东省及香港特区政府设立大湾区职业技能合作及沟通工作架构,组成一个由工会参与、官方支持的平台,促进香港和内地资历互认的对接工作,为湾区广大职工谋福祉。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的提案则关注粤港澳三地协调机制和予以香港企业国民待遇的问题。
郭炳联说,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世界级湾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两个体制,三个关税区,三个货币区”,这一方面赋予了大湾区更多的活力,另一方面也给三地的协调造成了一些困难。在此次提案中,他建议粤港澳三地建立协调机制应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应坚持中央统筹与地方负责相结合,加强中央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顶层设计,明确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