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晨报(记者 周铭)“大姐,这个宣传单你看看,到服装厂打工,可以挣钱,还可以有时间照顾孩子。”有一段时间,姚垚总随身带着一叠招工宣传单,下乡遇到适龄妇女,总会和她们聊一聊,介绍宣传单的内容。
姚垚是余杭区政府办正科级干部,挂任贵州天柱县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自从2018年4月来到扶贫第一线,下乡入村成为他的工作常态。在和村民聊天的过程中,及时宣传扶贫政策成了姚垚必做的功课。他知道,每一次宣传也许就会给一个贫困家庭带去脱贫的机会。
走村入户抓脱贫
姚垚到天柱县短短2个月内,就跑遍了全县16个镇街、历年余杭区对口帮扶项目和与对口帮扶紧密相关的县直单位,熟悉情况,梳理思路。他积极配合帮扶工作组开展工作,当好参谋助手,抓好执行落实,推动帮扶工作的展开。
前文提到的那份招工宣传单,是姚垚为华鼎集团在天柱开办的扶贫工厂招聘员工。华鼎服装扶贫工厂项目是天柱对口帮扶工作组打造的一种新的帮扶模式:以本地人创业带动家门口就业,从而实现脱贫的目标。为解决贫困户就近就业难,天柱对口帮扶工作组与余杭服装龙头企业华鼎集团对接,创造性地推进“十百千亿”华鼎服装产业合作项目。依托华鼎集团输出管理、技术、设备、订单,加上本地政府提供配套保障,扶持本地人创办服装工厂,计划到2020年底在天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成15家规范化服装加工扶贫工厂,培育100名创业团队成员,吸纳3000名劳动力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名以上,实现服装加工年收入1亿元以上。
今年11月上旬,华鼎千人服装工厂将正式竣工,背后依托了帮扶工作组大量的工作,同时也离不开姚垚到处分发招工宣传单的功劳。
姚垚告诉记者一组数据:截至目前,2018年余杭区对口帮扶的18个项目已全面完工,2019年14个帮扶项目全面开工,已完工5个。其中,投入3081万元的服装标准厂房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80%,预计11月上旬可以竣工验收。
付出后的收获是幸福的
对姚垚这个余杭人来说,刚到天柱需要过好“三关”——语言关、饮食关、气候关。天柱是瑶族、苗族聚集区,群众说民族语言,外来人根本听不懂。天柱人喜欢吃辣,这对姚垚又是一个考验。天柱多阴雨天,也需要时间来适应。
“好在这‘三关’我现在都过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和适应。”姚垚笑着说,刚来的时候,从杭州来的不少扶贫干部肠胃都有不适,但现在吃辣已经没有问题。
姚垚说,一年来的对口帮扶工作,自己累点忙点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对家人的愧疚。去年12月中旬,姚垚的爱人突发眼疾,视力下降到基本失明,为了让姚垚安心工作,爱人打电话时故意没把病情说得很严重。那时是姚垚工作最忙的时候,年度考核、项目验收……很多事情必须他亲自处理。对于妻子,他除了担心,帮不上一点忙。有时工作忙完都半夜了,连安慰妻子的电话都打不了。“那段时间,妻子要治疗眼病,还要管孩子,我真是心痛得不得了。”
“不过,正是有了像妻子这样的余杭人在帮助、支持,我们才可以全力以赴,充分利用好帮扶资源,全力助推当地脱贫攻坚,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贡献余杭力量。”姚垚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