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18年只看这一位医生,有人病愈后鼓励子女从医
他的治病秘方,是一颗以肾病患者为重的赤诚之心
杭州日报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徐尤佳
“又见到你了,王爷爷,我最近不大好,听说你在这里坐诊,特意过来看看。”这两天,听说家门口的市中医院丁桥院区血液净化中心启用了,市民汤先生特意挂了肾病科专家号,赶来见见自己的“老朋友”王永钧教授。
自从去年丁桥院区开张后,党龄55年,从医60年,今年85岁高龄的全国名中医、市中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王永钧教授就有了到新院区开诊的想法。为了让患者少跑腿,耄耋之年的他主动要求两头跑,每周三下午到丁桥院区坐诊。
原本家住城东北的肾病患者,只能赶到市中医院武林院区完成复诊、血透,如今他们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名中医了。
患病18年 21岁患者只看这一位肾病医生
汤先生从小就患有慢性肾病,从3岁起,他就在王永钧教授这里看病。得病18年,汤先生每个月都会想办法挂上王老的号,到市中医院肾病科复查,坚持每天吃药控制病情。患病多年,他的心情也像过山车,复查时一旦发现身体有异样,就像惊弓之鸟。
看着眼前这个脸上写满灰心和无助的21岁小伙子,王永钧教授鼓励他:“医疗技术一直在进步,看我给你配的药都是近些年才研发出来的,要相信会有办法的。平时心态要好,和医生配合好,我们一起战胜它。”
王老还将一些医学理论,深入浅出地说给汤先生听。说着说着,小伙子重新振作起来,收拾好病历安心回家了。
诊室里的王老专心致志地瞧病,除了和病人对答,再没其他声音。看完病后,患者就去助手这里开药,临走前,都要和王老打个招呼,“王医生,再见哦”“王爷爷,再会”……
来看肾病的患者,不少是几十年的老病号,心情容易因为疾病的加重而绝望,也会因为一点点起色忽然开朗,王老见了都不忘宽宽患者的心,鼓励其安心治疗。
被王老医德打动 患者病愈后让儿子从医
一下午看完17个病人,王永钧这才起身,双手叉腰放松放松筋骨。王老的学生、市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红梅最有感触:“王老师平均每位患者要看15到30分钟,大家都开玩笑,跟着王永钧坐诊是要饿肚子的!”
门诊中,王老看病不仅问病情,还看病人情绪,问家中情况,问地域风土。王老说,“中医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人体的变化与自然界密切相关。比如北方人高血压和中风多,南方人痰湿重和心梗多。”
王老的患者中因病致贫的不少,门诊中,常会有一些外地患者,因为带的钱不够而不能及时配药回家,这就意味着要再来一趟医院,多一笔路费。这时,王老都会自掏腰包接济患者。由于自身也得过肾病,他深切体会到患者身体抱恙时的无助感。此时若能伸手相助,对病人来说,是莫大的温暖。
对于病人时常想要表达的谢意,他也总是婉言相拒。温州患者程先生看好了肾脏病,几次登门送礼道谢都被王永钧拒绝。程先生被王老的医德感动,后来让自己的儿子也去学医,立志让他做一位像王老一样的好医生。
为什么病人这么信赖王永钧?他的学生张敏鸥医生说:“王医生并没有什么‘秘方’,有的是一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赤诚之心。”今年,王永钧还获得了杭州“最美工匠”“最美长者”等荣誉称号。
“我和病人关系蛮好,我们之间从来都不会有医患纠纷。”谈起和患者如同朋友一样的关系,王老满脸笑意。他觉得自己对病人的付出很值得:“把病人看好后,心情就会非常好,患者也会终生难忘。”
确诊糖尿病 要记得定期查查肾脏
王老做医生,缘于60年前的一场大病。18岁时,他得了肾病综合征,看了3年多,多家医院束手无策,甚至有医生告诉他,这病没得治了,后来经过一位民间中医的中草药治疗才得以康复。
王老切身感受到疾病的可憎,以及医药之事的功莫大焉,从此改行学医,将所有的心血和热忱,都投入到了对肾病的研究中。由他参与完成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研究,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慢性肾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常见疾病。在中国约有1.2亿慢性肾病患者,最常见的要属IgA肾病,它是尿毒症的首位原因。
“IgA肾病好发于23岁至45岁的青壮年,1/3的患者在5至20年间会演变成尿毒症。”王老说,我国目前正在做血透和肾移植的患者中,26.69%的人患有IgA肾病。他的患者中,从几个月大的婴幼儿到百岁老人都有,还有不少年轻人在婚检时才发现患病。
王老说,肾病本不可怕,只要规范治疗就能长期生存。但要注意的是,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是否出现肾脏损害,但这种损害在早期很难发现,通常糖尿病肾病发展到Ⅲ期时,才会出现蛋白尿等表现。
“小便时泡泡多,就要警惕了,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做个CT检查,肾脏B超和尿微量蛋白检查则必不可少。”王老提醒,得了慢性肾病,平时尤其要吃得清淡,每天的盐摄入量,应该从八九克减到三克以内,蛋白质摄入要做到质量高、数量少,每天可以从肉、蛋、鱼、大豆制品和牛奶里选择两样。
“有人说肾病患者不能吃豆腐,这个说法不对。大豆异黄酮对肾脏病有利,最早的中医疗法,就推荐患者食用豆腐、黑豆等。”王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