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他从“农业小白”变身行家里手——记80后农创客饶成芳
发布时间:2019-11-28 09:42:30

杭州日报讯 每天凌晨3点多睡下,上午8点半又准时起床,3台手机总有接不完的电话,白天不是在田间、仓库,就是在外出学习的路上……这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不是在写字楼里上着“996”班的白领,而是十年前毅然放弃城市优渥生活,返乡投身农业生产的农创客——饶成芳。

麦青穗黄,十载春秋,以农田为家的饶成芳从“农业小白”历练成农业技术精英。他种植的多款大米供不应求,还常常斩获各类农产品奖项。可这位乡村人才并不满足于此,“未来我们将升级延伸产业链,把生产、加工和销售、售后服务、快运等环节打通,将最好的农产品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深扎农业技术,定制个性产品

创业最难的是选准产品,但饶成芳在产品的定位上非常明晰,坚持不跟风,“在传统水稻种植业,要想增加收益,就要高产。如果按这个思路,每户间只有产量的区别而没有质量的分别,我们又怎能脱颖而出?所以我们必须选择独特方向。”

为此,在他所承包的建德大同镇三村村900余亩良田内,有300亩被用作试验田。“我每年都会去当地农业农村局问问有没有好品种,然后进行试种,根据这里的气候、土壤等因素调整种植方式,让它以最优质的状态逐步进入到大批量生产中。”饶成芳说。

除了育种,养土也是饶成芳最重视的环节。每年11月收割完成后,所有的土地都会进入冬日养肥的阶段,“江南的土壤比不上东北的黑土,如果一年四季不停轮种,再肥的土也会贫瘠。”他指着路边的一块田说道,“这块田,现在刚割完,看起来很荒芜,但到了春天会开很多紫色花,花期短,但花开花谢后在土壤中腐烂,就成为下一批水稻的天然养分。”

精选优良种、停耕养肥,这样种出来的大米自然品质也高一成。“选择高品质大米的消费者,是有消费能力的,但如何更贴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增强客户黏性,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个性产品,饶成芳不仅是在种植农产品,更是在细心经营着一份事业。

创业升级,织起农产销售链

目前看来,饶成芳的销售对象多为固定客户,当口碑推广达到一定数量时,也会面临业务拓展的停滞。不过对于这个问题,饶成芳已经想过解决方法,“种粮的人不擅长销售,销售的人又分不清农产品质量的好坏,这说明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建立专业的销售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

最近,饶成芳打算往电商方向发展,迫切希望遇见更多有才气的年轻人,“在如今的电商市场,同类型的农产品竞争很激烈。我的产品可以为客户做定制,包装也一样,这就需要有想法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团队。”他举例说,夏天天热,大家米饭吃得少,那就可以多设计小容量的包装;同时通过改良设计的精密性,规避江南雨季导致的大米发霉。此外,要想在电商市场脱颖而出,饶成芳认为擅长美工、摄影、文案的运营人才和精通物流的运输人才同样必不可少。

如何多样化销售?如何提高售后服务?如何加快物流速度?饶成芳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不过他并不着急,他深知干这行是要静下心沉下去的,只要认准一个方向,守住一块地,哪怕再来几年甚至还要一个十载,总能干出一番天地,“大同镇是生育我的地方,杭州是让我成长的地方。我会坚守着这颗感恩的心,生产更好的农产品回馈这片土地上的人。”饶成芳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应陶 通讯员 邵瑜   编辑:郑海云